讲述包容多元的大辽契丹故事

首页 图片新闻 要闻 法治 社会 教育 健康 文化 科技 财经 区域新闻 专题 娱乐 体育 汽车 美图
国宝会说话,文物有语言。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策展人郑承燕,运用文物语言揭秘了大辽契丹的生死存亡过程,讲述了一千多年前神秘的契丹故事。
精彩观点
遇见契丹: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遇见契丹:只因多看了你一眼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郑承燕说,自己与契丹这场穿越千年的对视,是一种相遇。对于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作用并神秘消失的契丹民族,郑承燕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解密契丹故事的种子种在心里。
讲述契丹:用文物讲好她的前世今生
讲述契丹:用文物讲好她的前世今生
最终这段历史以“契丹肇兴”“因俗而治”“开放交融”“崇释尚儒”“视死如生”“消亡之谜”“女真崛起”7个故事,来揭开契丹的神秘面纱。考古学专家、学者对大型墓葬、重点文物的解读,贯穿于整个展览之中,通过这条隐形线索表达,给予观众对契丹民族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
思考契丹:多元和包容的民族
思考契丹:多元和包容的民族
郑承燕说,契丹辽文化上承李唐,下启金元,中交北宋,南北交融,兼通西域,呈现出“胡汉和谐建中华,兼容并蓄一枝花”的态势,奠定了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万风而归于一元”的文化基础。与契丹这场穿越千年的不期对视,是对契丹历史的一次系统解读,也是文物研究者们从业情怀的真挚表达。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