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区内6800平方米花海,2万平方米绿茵草地,一座2880平米温室蔬菜大棚如卧龙,生机无限时蔬抢眼各丰盈。
盛夏丰盈、万物荣华。营区内20000平方米花海,犹如漫山花海画中游;13000平方米绿茵草地,墨绿色宛如毛茸茸的地毯;一座2880平米温室蔬菜大棚如卧龙,生机无限时蔬抢眼各丰盈;道路旁200余株苹果树、梨树挂满枝头、一踏进绿色的果林,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香气;喷泉旋绕假山飞舞水滴,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谱写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转隶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序曲,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变化,让全体消防指战员既欣喜又振奋。
近年来,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党委紧紧围绕“训精兵、保打赢”为目标,聚焦“五大”专项工作、落实“六大工程”,主动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团结带领广大消防指战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班子建设持续强化、队伍素养更加成熟、队伍管理安全有序、培训质效稳步提升、基础建设破题攻关,各项建设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符合区域发展的特色之路。
今年5月,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在全区消防救援队伍部署大兴调查研究活动,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党委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坚持把调查研究工作作为党委工程、系统工程来抓,传承弘扬“浦江经验”,面对面倾听指战员民声、心贴心关注指战员民情,推动解决指战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消防指战员中最需要关注、培训教育最需要集中力量破解的难题,多次召开党委会、行政办公会研究部署全年调研工作方案和大调研活动方案,确定3类8个重点调研课题,坚持“上下同题、协同推进”抓调研,先后走访10个消防救援大队、15个消防救援中队和8个社会单位开展调研,营造浓厚的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氛围。
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营区鸟瞰图。
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机关领导干部结合调查研究,带着问题走访、下沉座谈了解,边调研、边梳理、边解决消防指战员的急难愁盼问题。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20次,参加基层组织生活会9次,发现并解决突出问题31个,制定整改措施20条,已解决问题23个,占总数的74.2%,分类别形成调研报告7份,达到了“三个全面掌握”(全面掌握指战员期盼、全面掌握培训教育需求、全面掌握基础设施实情),为做好问题整改落实提供了有力依据。
由于队伍转隶原因,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营区部分基础设施比较老旧,消防指战员工作生活受到影响。年初,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召开调查研究工作座谈会上,一些指战员反映了这一问题。会后,支队主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感到,队伍地理位置设在郊区,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改善消防指战员生态文化生活条件迫在眉睫。党委对营区改造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后,决定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发挥政治工作功效和凝聚队伍精神力量的重要载体,创造性地提出“训精兵、保打赢”建设思路,调研组先后4次到驻地建筑学院请教专家教授,先后6次召开营区改造建设讨论会,问卷征求消防指战员的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了10余次修改。认真分析研究并广泛听取消防指战员意见后,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党委将营区改造建设项目纳入年度党委重点工程,并报总队审批,得到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扶,决定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温室蔬菜大棚、花卉生态氧吧、音乐喷泉、果木林带等八项工程。
为确保工程进度,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管理人员同项目管理人员坚守岗位,赶工期、抓进度、保质量,安全生产不放松,夜以继日不停歇。从营区改造建设项目立项到招标开工建设仅用41天,在建设周期缩短24天。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设,成功打造了空气中飘着草香、花丛中蝶飞曼舞、果树中露出红红果实、休闲中戏水缓解压力的魅力营区,逐步构建了提振精气神、催生战斗力的生态文化矩阵,一时间,队伍营区面貌焕然一新,引来不少单位前来参观见学。
“沉到一线摸实情,破解难题求实效。这样的调研是好的,我们打心眼里欢迎。”支队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消防指战员的思想动态,解答疑虑,建立党委成员、机关干部、大队组训人员和消防员“四级”谈心制度,落实“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方式,设立每月“主官接待日”,倾听消防员心声,了解消防想法,拉近消防员距离,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开展问询、谈话、座谈15次,谈话450人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征求意见和建议43条,排查隐患35处,谈心覆盖面已达70%以上,帮助指战员解决就医、请假休假、婚恋、毕业考试、家庭困难、晋级入党等问题,受到指战员好评。
“调查研究”给消防指战员带来喜人成果。总队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继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通过扎实有效的座谈了解,认真倾听消防员心声,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不断查摆问题,全力以赴解决问题,把问题整改贯穿队伍建设始终,不仅提升了工作能力、改进了工作作风,而且进一步密切了队伍关系,有力促进消防救援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温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