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几”字弯腹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煤电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在治沙增绿、污染防治、降碳转型方面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近期荣获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一、治沙增绿,筑牢绿色屏障
鄂尔多斯市地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半荒漠化草原过渡带,年降雨量不足400mm,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沙漠沙地和干旱丘陵沟壑各占48%。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党委、政府自觉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以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激励全社会广泛参与,一代接着一代干,大力植树造林、防沙治沙,让绿色和希望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蔓延。
持续推进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生态治理。鄂尔多斯市在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在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开展了三北防护林、水土保持等项目。截至2022年,全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7980万亩,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了超过5000亿元的生态资产。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分别达到70%和43%。当地连续举办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大行动”及“十大孔兑”综合治理,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模式,累计完成人工治理面积305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64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67.35%。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2022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42.60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保土保沙能力显著增强,入黄泥沙量由每年1.5亿吨减少到3000万吨以下,削减近80%,对保障黄河安澜和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污染防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018年,在全区率先印发实施《2018-2020年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配套出台《污染防治攻坚考核方案》,建立起以实施方案为总纲、以任务清单抓落实、以量化考核明奖惩,以雷霆斩污强震慑、以科技手段作支撑、以制度条例兜底线的“六项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并长期坚持落实。目前,鄂尔多斯市已累计实施污染防治重点任务7000余项,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取得新成效。蓝天保卫战方面。主攻矿区、园区两大“主战场”,源头抑尘减排。全市铁合金、焦化、水泥、电解铝行业全部达到国家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电力行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及旗区政府所在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和电力机组及煤化工动力锅炉超低排放改造。2022年,剔除沙尘天气后优良天数比例93.4%,6项污染物全部达标,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坚持“三源”共治,开展综合整治工程,完善河湖长+检察长+警长“三长”协作、22个责任部门联动的治水格局。2022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2%,工业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境内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国家和自治区考核的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5.7%。无定河(鄂尔多斯段)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同时探索煤化工行业高盐水深度处理综合利用途径,在全国煤化工领域率先实现了高盐水“零排放”。
净土保卫战方面。完成全市620万亩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全市耕地均为优先保护类。加强固体废物处置综合利用,建成10家化工冶炼行业配套渣场、19家火力发电配套渣场、14家园区灰渣场,园区及园区外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固废全部实现安全规范处置。成功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三、降碳转型,加速绿色发展
鄂尔多斯市资源丰富,煤炭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煤电基地和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全力做好现代能源经济文章,绿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积极淘汰化解落后和过剩产能。推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制定“双碳”政策体系,推进“三改联动”,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改造173万千瓦、电力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818万千瓦。坚持以能源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发挥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智能电网系统优势,整体推进、综合施策,大力推进“风光氢储车”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两个千万千瓦级国家大型风光基地获批,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光基地开工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伊金霍洛旗建成落地,远景、隆基、华友、天合光能等企业纷纷入驻。重点打造新能源重卡、绿氢、精细化工等18条新兴产业链,加快推进工业体系绿色转型升级。2022年鄂尔多斯市开工新能源项目1500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有望达到5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50%,“十五五”末将超过1亿千瓦。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始终牢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一“国之大者”,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