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医保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信息发布 > 正文
2023 12/12 20:16:09
来源:准格尔旗委宣传部

扎实推进医保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医保服务水平

字体:

近年来,准格尔旗为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医保改革之路,结合当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从体制上入手,从运行上出招,从管理上破题,全力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积极推行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探索出了一条旗、乡、村“三级医保”改革新路子。2022年,在全区率先启动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下沉,通过设立“医保经办”服务点,实现基层布点全覆盖,全力打造高质量“医保15分钟服务圈”,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打造旗级“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

在旗政务服务便民中心医保窗口推行“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将医保业务经办窗口由分类受理的5个经办窗口整合为4个综合业务受理窗口,由“多窗口分散受理”变为“一窗受理”,让办事群众“进一扇门,排一次队,一次办结”,实现医保业务一窗通办。全面推行医保经办窗口综合柜员制,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通成。实行延时预约服务制度,根据服务对象要求,延长工作时间,旗政务服务便民中心公休日提供服务。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上门办”等非现场办理方式。完善老年人线下服务,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配备老年人专属服务设施,提供主动引导、帮办代办服务。开通“军人优先”服务通道,使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享受优先、优质、便捷的医保服务。

探索打造乡镇级“就近办”畅通模式

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街道)建设基层医保服务站,每个站配备2名医保专职工作人员,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信息变更、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住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生育医疗费支付、计划生育医疗费支付、生育津贴支付、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等17项高频业务事项下放,实现了基层群众医保“就近办”。推行不见面审批,依托医保服务平台,实现参保查询、参保信息变更等高频事项“网上办”,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全力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异地就医备案、送证上门等延伸服务,打通乡镇行政区划之间的壁垒,推动乡(镇)、村(社区)医保业务协同联动,实现医保业务就近通办,全面提升了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切实增加了群众的医保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积极打造村级“上门办”服务模式

全旗建成140个“十到位”标准的基层医保服务点,60个设为可承办医保业务的基层医保服务点,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参保单位参保信息查询、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住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帮办代办其他医保经办业务等8项业务下放。同时针对困难群体推行“上门服务”模式,解决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就医看病难问题,尽可能让他们少跑路、少操心。基层医保服务站(点)运行以来,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居民医保参保登记办件量日均为500余件,居民信息变更登记办件量为100余件,医保政策咨询量日均为300余人次。

通过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建立基层医保服务站(点),构建起了政策咨询在身边、就医报销在身边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有效缓解了医保手工报销工作压力,集中受理时间压缩了50%,医保待遇结算时限缩减80%,从根本上解决了就医群众的资金周转压力、报销医疗费工作量大、结算时间长、交通费用等问题,进一步缩短了医疗费报销时限,报销周期由原来的90天缩短至20天,全面推动医保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李根)

【纠错】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