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19日电(记者安路蒙)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超8000亿元,387个“半拉子”工程盘活销号386个,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4%……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12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解读,整体来看,今年经济平稳运行,国家战略落实到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
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一手抓政策,一手抓投资。”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二级巡视员焦秉智表示,内蒙古将政策谋在前、落在早,今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62条、产业高质量发展120条等政策举措。
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一方面内蒙古发改部门高频次、高密度加强经济运行跟踪监测,逐月监测经济形势,及时进行预判预警,科学调整政策着力点,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切实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好重大项目厅际联席会议、重大项目三级领导包联、前期手续三级部门包联的协调机制,实行精细化调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压实各方责任。
从时间线来看,内蒙古在年初组织集中开工仪式,适时召开专题调度会,入冬后又开展“冬施工程”“猫冬变忙冬”“集中审批月”等活动,做足前期工作,压减审批时限。截至11月底,全区实施的3154个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020亿元,同比增长29.6%,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得益于重大项目建设、精细化项目管理和全要素保障,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今年1至11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位居全国第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内蒙古自治区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取得新进展”被作为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在全国通报表扬。
“总体上看,全年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始终好于年初预期、高于全国平均。”焦秉智说。
国家战略落实到位
聚焦办好“两件大事”的战略定位,内蒙古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坚定落实国家战略,重点在“实”“先”上下功夫。
“实”,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从八个方面细化了48条落实措施;2次组织召开自治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统筹谋划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布局优化、水资源管理等关键工作;完成了自治区“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规划确定的20项指标全部符合预期进度,其中4项指标提前完成,重大战略任务、重大行动计划、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切实抓好“五个大起底”工作,2万多个待批补批项目手续实现应批尽批,387个“半拉子”工程盘活销号386个。
“先”,先行先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建立全国首个省级地区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土地、矿产、能源、水资源、粮食、再生资源、公共资源7个领域共56项可量化指标,为全区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国资源节约集约提供了“内蒙古经验”。
结构优化不断深化
产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今年内蒙古积极推动盟市、部门有效落实《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行动方案》3.0版,连续3年召开全区营商环境大会,连续4年实施全区营商环境评估,系统查找盟市、部门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
内蒙古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处处长巴依勒介绍,在具体实践中,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在保持惠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减政放权、优化服务,推动一批可圈可点的创新亮点进入国务院推广名单。比如,我区各盟市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与企业群众全时段交流沟通、直播答疑,建立“云政务+直播”服务新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锡林郭勒盟实施的“推诚出信”制度让企业真切体会到纳税信用带来的“优越感”,获评国家发改委“信易+”应用典型案例。
厚植优质的营商环境土壤,经济发展涌现新活力。焦秉智表示,内蒙古紧盯优势特色产业,集中打造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比如印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方案》,出台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11条措施,培育新增氢能、储能、玉米深加工、草业、煤焦化工、氟化工6条产业链,重点产业链达到18条,基本形成了“1+9”的工作模式(一条产业链,配套建立“一组支持政策”“一个产业基地(园区)”“一批头部企业”“一批配套企业”“一个创新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种工作模式”“一批重点项目”“一个咨询团队”),初步建立了“三年有方案、年度有要点、政策有支持、机制有保障”比较完善的推进落实机制。
“一年来,我们围绕产业集群及产业链重要行业、关键节点,从机制建设、政策支持、企业带动、项目推进等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产业集群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内蒙古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高博介绍,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全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平均45.7个百分点。
接下来,内蒙古将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集中打造8大产业集群和18条重点产业链,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努力打造体现内蒙古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