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农业镇“遇上”新兴工业产业园,会擦出怎样的发展“火花”呢?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和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牵手”,用10年的时间蹚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园活力迸发。冬日里的低碳产业园,建设热潮激情奔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园区厂房鳞次栉比、重点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企业投产运行捷报频传……2023年,低碳产业园纳入市级重点项目31个,汇聚众多关乎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的优质项目,不仅是乌海市转型发展的“承载地”、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更是向着打造自治区西部重要的高端工业产业基地迈进。
农业镇沃野生金。项目建设高峰期,近2万名产业工人投身园区建设,低碳产业园的“高人气”为巴音陶亥镇带来发展新机遇。一批又一批“淘金者”相继涌入巴音陶亥镇创业,谋求发展机会。短短几年时间,该镇主要街路两侧商户林立、车水马龙。超市、餐馆、旅店、五金建材店等临街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活服务业繁荣活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巴音陶亥镇个体工商户总量比2021年同期翻了一番。
产业融合谱新篇。2023年,巴音陶亥镇抢抓发展新机遇,大力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内蒙古兴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一棵树村盐碱水域,成功实现南美白对虾规模化养殖;万亩滩村依托“黄河入蒙第一村”的独特地理优势,建成农耕文化陈列馆,定期开展研学游活动,弘扬“农垦精神”;与低碳产业园毗邻的渡口村开发“交通动脉”国道周围的荒地,启动建设渡口村停车场服务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全镇家庭农牧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逐渐壮大,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低碳产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住宅楼、商业楼陆续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可同时满足园区6000余人的居住经营需求;巴音陶亥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登记注册量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返乡创业、进园区就业,在故乡这片沃土上找到新机遇,为农业镇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巴音陶亥意为“富饶的河湾”。如今,在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的强势带动下,乌海市最大的农业镇——巴音陶亥镇正在聚人气、增财气、扬名气,大跨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