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准能集团:科技先行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信息发布 > 正文
2024 01/08 09:22:47
来源:国能准能集团

国能准能集团:科技先行培育新质生产力

字体: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2023年,国能准能集团聚焦“煤炭绿色智能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目标,致力于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研项目领域持续拓展,绿色低碳转型动能强劲,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2月25日,准能集团设备维修中心机修车间内,焊接与切割操作工金宝全正手持厢斗焊接机器人遥控器,进行技术参数设置,随后一台机械手臂便自动完成配件的焊接和成型工作。

  “这个岗位原来是由人工完成,有一定的岗位安全风险,劳动强度大。使用了焊接机器人后,工作人员只要动脑动手完成编程,这台智能设备就可以自动完成配件的焊接和成型工作,成品比人工制作得更精准。”机修车间副主任马乐乐说道。

  该公司聚焦科技前沿,全面致力于智能化建设,将职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在准能,智能化建设成果随处可见,它们在公司重点作业场景中正在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大型结构件自动焊修、卡车轮胎螺栓自动拆装、智能巡检等8种机器人在生产一线投入使用,尤其在高危区域和高危岗位,机器人已完全替代了人工;变电所、胶带机等固定岗位也实现了100%无人值守;16项财务信息系统和13类140个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使工作效率较人工提升近50倍,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安全、准确、高效。

  “为实现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准能集团以‘减人、增安、提效’为目的,全面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打造国家智能矿山建设示范标杆,为煤炭产业露天板块智能发展走出新路。”该公司机电管理部副主任额尔德木吐说道。

  作为智慧矿山建设的先行者,该公司69台矿用卡车完成无人驾驶改造,运输效率达到有人驾驶的85%,率先实现国内载重量最大的300吨级卡车多工作面、多编组无人驾驶作业。全国首个本地部署的企业级5G核心网覆盖矿区124.28平方公里。智能化爆破技术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爆破数字化综合处理系统,配套远程操控电动牙轮钻机、炮孔智能测量机器人、智能装药车等设备,实现自动布孔、精准装药、微差爆破,打造煤炭开采“安全、高效、优质、环保”新标杆。黑岱沟露天煤矿及配套选煤厂通过了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验收,达到了中级智能化建设水平,成为国内露天开采行业领先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准能样板”。黑岱沟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选煤厂等单位的智能化建设项目通过了国家能源集团验收,达到了智能化中级标准,超额完成国家能源集团“五个100%”阶段建设目标。

  这些技术变革的一次次突破,无不展示出该公司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决心,更彰显出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随着一声巨响,11月20日16时许,在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995平盘南部采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成功实施岩石松动爆破,标志着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工业化应用之路再进一步。

  2023年,该公司“煤基纳米碳氢硝铵炸药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信部对“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及制备工艺技术”作出的“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鉴定,则意味着这一创新成果已满足国家民爆行业的行政许可要求。

  目前,该公司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燃料的多领域应用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入,煤炭伴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燃油替代和煤气化等领域应用研发为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描绘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煤炭产业全要素、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转型正在加快推进,煤炭产品的多样性和价值最大化实现了从“乌金”向“国家战略资源”的价值跃迁。

  截至今年11月底,该公司科技投入4.3亿元,获批立项10项;申请专利173项,其中发明专利110项。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创新探索永无止境。面向未来,准能集团将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牢牢把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为全面推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国灏 张静 李超)

 

【纠错】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