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19日电(记者哈丽娜)近日,2023年度内蒙古田野考古业务交流会及田野考古业务培训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科学出版社、故宫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博物院以及全区各盟市文博单位的领导、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130余人齐聚一堂,对2023年的发掘调查工作进行总结与汇报,并围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介绍,202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圆满完成11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检查验收;完成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调查项目390项,其中全国和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48项,完成配合基建考古发掘项目15项,开展抢救性发掘项目5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收获。
本次会议共推出了24个学术报告,分别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发掘》《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金斯太洞穴遗址考古发掘》《内蒙古西刘家屯遗址考古发掘暨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培训班收获》《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考古发掘》《通辽市库伦南部地区先秦遗址调查》《“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课题内蒙古区工作新进展》《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沙日塔拉遗址考古发掘》《赤峰市敖汉旗西大梁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考古发掘》《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墓群考古发掘收获》《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赤峰市敖汉旗武安州城址考古发掘》《鄂托克旗阿尔寨石窟遗址考古发掘》《内蒙古长城考古调查新收获》《全区石窟寺考古调查、测绘项目工作概况》《内蒙古万里茶道相关遗存考古调查》《2022-2023年度宁城县老哈河流域一般性考古调查工作收获》《阿拉善长城》《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二铺梁墓葬群考古发掘》《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林松镇吴家梁遗址发掘》以及《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辽墓考古发掘》。
17日下午,举办了田野考古业务培训会,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社长孙莉以《考古报告编写规范》为题目,故宫出版社编审宋小军以《有效利用 让文物活起来——以故宫博物院文创为例》为题,内蒙古大学副教授李哲以《无人机多源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为题,对参训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宋国栋介绍,202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及考古发掘研究工作为抓手,做好“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工作,不断提升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精准科学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深入发掘独具北疆特色的内蒙古历史文化,助力北疆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