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李恒彪:抓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 持续深化“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2/02 20:57:03
来源:新华网

人大代表李恒彪:抓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 持续深化“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日电 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做客新华访谈栏目,以下是访谈实录。

   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做客新华访谈栏目。新华网发(侯乐摄)

  新华网:恼包村是内蒙古有名的“网红村”,文旅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村民们的收入和公共服务保障也很让人们羡慕。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过去一年,恼包村取得的发展成果。

  李恒彪:2023年,恼包村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基础、文化为动力、生态为亮点,产城融合发展,使集体产业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年来,我村紧紧围绕抓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现代文明之村、绿色生态之村、文化艺术之村、时尚潮流之村。

  新建了国际交流中心、欢乐水世界、观景摩天轮、勇士部落、飞行影院、古陶瓷博物馆、文创产品展示馆、民族文化体验馆等文旅项目。

  举办了民俗文化节、农民丰收节,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生态恼包音乐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形成了乡村文化旅游的集聚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农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村还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文化旅游夜间消费集聚区三项殊荣。新成立了文化旅游、物业管理、影视传媒、供水供热、酒店餐饮等集体制公司。

  一年来,依托村集体搭建的农文旅产业平台,吸引全国各地游客800万人次,创造年产值10亿多元,解决本村及周边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岗位6000多个,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21年的3500元增加到2023年的5万多元。

  同时,为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为老弱病残和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为大学生提供助学金,补贴水、电、暖等费用,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发展红利。

  新华网: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旅产业是典型的消费经济、富民产业。2024年,恼包村将通过哪些举措和活动,进一步做强口碑,扩大辐射,提升影响力,让“网红”变“长红”?

  李恒彪:2024年,我村将围绕“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继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促消费举措,持续深化“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整合优势资源,锻造优秀品牌,拓展和延伸乡村生态特色农文旅产业链,打造现代化消费集聚区,在提高游客消费便利度、服务舒适度等方面下功夫,积极顺应消费新趋势、新变化,持续丰富消费供给,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文旅+”消费新业态和新场景,满足新时代广大游客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纠错】 【责任编辑: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