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喜: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走好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2/03 15:07:50
来源:新华网

高润喜: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走好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3日电(邹俭朴、郝芳芳)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市委书记高润喜接受新华网访谈,回顾了呼伦贝尔市2023年取得的发展成果,全面介绍了2024年呼伦贝尔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具体部署和做好全市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

  2023年,呼伦贝尔市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丰”。新华网发(韩冷 摄)

  去年GDP增速创7年来最高

  高润喜介绍,2023年,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96亿元,同比增长6.1%,在高基数基础上创7年来最高增速,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东部地区领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步增长、位次大幅跃升,绿色指标全线走在全区前列,圆满、超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顺利实现“全年稳”“全年进”。

  采访中,高润喜悉数呼伦贝尔在2023年取得的一项项发展成果:

  全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1%,增速位居全区首位;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5%,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营商环境在全区排名大幅跃升;新能源装机实现翻倍增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丰”;“呼伦贝尔牛奶”被评为2023年中国乳业新势力年度竞争力产区品牌;口岸边检、海关“一站式”查验模式开创全区先例;全区首家草原主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5A级景区成功创建;市域内碳汇交易取得新突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功复创;全国文明城市互评互检成绩位列全区第一和国内前列;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评估;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成功获批。

呼伦贝尔草原美景。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为闯新路、进中游作更大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会,对2024年全区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呼伦贝尔市将紧密结合实际,一以贯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以呼伦贝尔的‘稳’‘进’‘立’为全区大局多作贡献。”高润喜说。

  访谈中,他具体介绍了呼伦贝尔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具体部署。

  一是全面贯彻工作主线,聚力办好两件大事。找准谋实思路举措办法,强化统筹协调,注重结合融入,推动现有政策与民族政策同向发力,促进贯彻主线与履行职责有机统一,在推动“五大任务”上多出成果、更见实效,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上走在前列、争作示范。

  二是攻坚落实“六个工程”,重点突破引领发展。大力开展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的“争促解难”活动,全力把政策蕴含的资源和能量挖掘出来、落实到位;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两手抓、两结合、两促进,举全市之力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科学有序发展新能源产业,力争形成1+1>2的效果;做实温暖工程,统筹做好供应企业、热源分布、管道更新等各环节工作,一体推进供热设施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不断为民生幸福“升温加码”;突出守信践诺,扎实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着力构建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强化创新驱动,围绕重点领域积极主动承接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开放优势,统筹抓好重点口岸设施改造、开放枢纽能级提升、中欧班列提质扩容,持续推动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尽最大努力争取成功设立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呼伦贝尔片区。

  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大局,全面提升发展质效。持续发力巩固态势、扩大优势、力争胜势,坚定实施投资带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着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特别是抢抓自治区支持呼伦贝尔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利契机,在进一步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基础上,深入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高标准做好自治区级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林草湿碳汇工作试点建设,力争在碳汇指标交易上实现更大突破,稳步推进丰富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扩总量提质量。

  四是紧盯目标强化执行,实打实干推动落地。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强化示范带动、以上率下,带领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报账意识、交卷意识、成果意识,实打实地抓工作,硬碰硬地破难题,奋发有为写好现代化呼伦贝尔建设新篇章,为自治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激活冬季消费市场。新华社记者贝赫 摄

  今年力争超过历史同期水平

  当前,呼伦贝尔市发展的政策机遇、独特优势与增长空间加速集聚交汇,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推进期。2024年,呼伦贝尔市自我加压,力争各项指标均要好于高于全区水平,并超过历史同期发展水平。

  高润喜说,实现这个目标要抓产业、抓项目、抓消费、抓企业、抓县域。

  一是抓产业促升级。坚持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力,推深做实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抓项目扩投资。重点谋划和实施有利于促进消费的投资项目,推动形成科学谋划、积极争跑、全员招商、滚动实施、接续投产的招商引资生动局面,为做大总量、做优质量提供关键支撑。

  三是抓消费挖潜力。围绕生活消费、银发经济、新型消费、新市民消费等领域,创新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直播电商等消费新增长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四是抓企业添活力。坚持国企民企一碗水端平,系统完善融资投资、人才用工、服务保障、知识产权等支持政策,以市场主体不断焕发新活力,助力地区持续增强竞争力。

  五是抓县域优布局。持续搭建“一个核心区、一个引领区、四个示范区”的县域布局,明确主攻方向、系统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确保前位地区增速不减、态势稳定,后进地区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形成区域优势突显、作用互补、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充分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竞争力。

  “我们要倍加珍惜、持续抢抓难得的良好态势和发展机遇,树牢理念为先、产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开放为源、消费为引、县域为主、企业为大、环境为金、创新为本的鲜明导向,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扩总量、提效益、补短板,走好具有呼伦贝尔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高润喜说。

【纠错】 【责任编辑: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