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类学校陆续开学,包头反诈民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为辖区学校的学生们量身定制了多堂干货满满的“开学反诈第一课”,将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送到同学们心中。
近年来,在公安机关侦办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里,涉及“两卡”犯罪的学生比例增高。一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在利益诱惑面前易迷失方向,成为两卡犯罪“工具人”。3月初,分局民警联动土右旗公安局反诈民警结合“两卡”警情适时分析通报,以认识和预防“两卡”犯罪防范宣传教育为主题,走进萨拉齐职业中学、萨拉齐第四中学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反诈课”。宣讲中,民警讲解案例、播放反诈视频,交流互动,向现场1000多名学生讲解什么是“两卡”违法犯罪、“两卡”犯罪常见的六种情形以及“校园贷”“冒充好友诈骗”“网络贷款”等校园易发的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告诫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拒绝不法人员的利益诱惑,绝对不要出售、转让、出借银行卡、支付账户及电话卡以及涉嫌“帮信罪”的法律后果。萨拉齐职业中学刘定鑫同学说:“这次的电信诈骗讲座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电信诈骗各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也下载了国家反诈APP,帮助我们在手机上更好地识别、拦截一些诈骗电话。”
随着大学陆续开学,大学校园诈骗也到了高发期。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联动青山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针对大学生兼职刷单、网购退款、校园贷、“买卖游戏账号”等在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诈骗情景,通过模拟诈骗、情景再现、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沉浸式了解体验电信诈骗的惯用伎俩,在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通过趣味竞赛抢答的方式学习反诈防诈知识。
昆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在包头市科技大学发展了“学生讲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有遇到过诈骗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骗?”“你们知道反诈热线是什么吗?”“乱花渐欲迷人眼,诈骗分子把戏演;电信诈骗套路深,我们一起来避坑”。马晶晶是包头科技大学国际经济大二的学生,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学生反诈讲师”。“我们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讲述发生在大家身边的真实故事,更有共鸣。”马晶晶坦言。
开学季,包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将反诈法治第一课开进大学校园,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系列措施,深入校园,多措并举,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提升宣防效果,不断深化“警校联盟·无诈校园”覆盖面和师生参与度。(闫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