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融合:内蒙古培育清明新风尚-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06 16:13:31
来源:新华网

传统与现代融合:内蒙古培育清明新风尚

字体:

  4月2日,在内蒙古生命礼赞园,人们在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肃立默哀。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6日电(记者赵泽辉、王雪冰)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一棵仿真树上挂满印着菊花的淡黄色卡片,上面写着对革命先烈和至亲之人的敬仰与怀念。

  “清明节期间,我们为前来祭扫的市民免费提供卡片和鲜花,大家可以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挂在树上,假期结束后我们会把卡片摘下妥善保存,仿真树回收后继续摆放在殡仪馆中。”内蒙古古吉园居民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龙丹丹说。

  树下的桌子上放着一沓水溶纸和一盆漂着淡淡墨色的水,这是近几年新兴的水溶祭祀。“市民朋友可以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写在水溶纸上,将纸投入水中慢慢溶解,将绵绵追思化于流水,向‘远行人’寄去最质朴的惦念。现在这样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很受欢迎。”龙丹丹说。

  2023年,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与青岛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合作,为54名逝者举办公益性海葬。伴着鲜花和亲人的祝福,逝者家属将骨灰降解坛放入大海,骨灰坛在鲜花簇拥下漂向远方。同年,有21位逝者选择花坛葬与景观葬相结合的方式,将可降解骨灰盒深埋于土壤之中,并在周围种植鲜花和树丛。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郜秉英表示,节地生态安葬不仅可减轻殡葬负担,还体现出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观念。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新方式,通过承担各类节地安葬服务费用等政策,鼓励更多市民选择这种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目前,已有400多位逝者选择节地生态安葬。

  推广新型殡葬方式之外,呼和浩特市还将传统手工艺与清明节结合起来,助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在青城公园,捏寒燕、剪纸、绘纸鸢等当地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制作非遗作品,吸引来往市民驻足观看。

  “放纸鸢是清明时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很多市民对这项传统技艺十分感兴趣。”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刘轶介绍,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可分为扎、绘、糊等几部分,每部分又可分解为多道小工序,加在一起共有10至20多道流程。

  4月2日,医务人员代表在内蒙古生命礼赞园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4月2日,一场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活动在内蒙古生命礼赞园举办。在青松掩映下,医学专业院校学生代表、爱心企业代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等齐聚纪念园,在“生命礼赞”纪念碑前默哀,共同缅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

  自2011年内蒙古启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至今,已实现捐赠451例。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主任萨茹拉表示,活动不仅传递了尊重逝者、敬畏生命的中华传统美德,也体现出现代社会对生命权和人权的尊重和关怀。

  除了举办绿色文明的现场祭祀活动外,内蒙古各地还积极推广网络祭扫等方式,树立简约庄重、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

  赤峰市推广“赤峰祭祀网”,逝者家属可以创建已逝亲友纪念馆,用户可选择线上焚香、点烛、献花等纪念方式。目前,“赤峰祭祀网”累计注册用户3100多人,创建网上纪念馆1200多个,总祭祀数达到4.8万余人次。

  呼伦贝尔市积极响应内蒙古民政厅聚焦便捷高效强化“云上服务”的要求,海拉尔区殡葬服务中心综合运用网络平台,让群众通过平台在线选择云祭扫、代祭扫、预约祭扫等服务,通过多种方式便利群众寄托哀思。

  内蒙古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王天俊表示,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不仅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展现了现代社会对传统习俗的重新解读和创新,既弘扬孝道,也引导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营造厚养薄葬的浓厚氛围。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