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黄柿子产业全链条升级-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信息发布 > 正文
2024 04/28 22:48:12
来源:巴彦淖尔市宣传部

巴彦淖尔: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黄柿子产业全链条升级

字体: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黄柿子远近闻名,已有60多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五原县突出地域特点,积极探索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通过提升黄柿子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发展深加工产业,做强“黄柿子经济链”,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温室黄柿子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温室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翠绿的枝叶下,一颗颗黄柿子挂满了枝头,火红“柿”业带来的甜蜜融化在了种植户的心里。

“从去年10月份开始种植,一直到今年2月份,公司种植的10个温室的黄柿子陆续上市。刚开始上市每斤最高能卖到14元,除了在本地市场销售,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城市。”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媒体部负责人沈鹏说。

黄柿子,又名河套丑柿子、黄番茄、黄金果,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生态优势,赋予了它颜色金黄、个大肉厚、营养丰富、沙甜可口的独特品质,先后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

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靳存旺回忆:上世纪6070年代,五原县开始种植黄柿子,多年来,村民们种植的都是自家留种选种的标准参差不齐,品质逐渐退化、产出的黄柿子果实易裂商品率低,一年到头忙活下来,赚不了多少钱。

“近年来,五原县采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模式,在开展黄柿子本土品种提纯复壮的基础上推进新品种研发,新培育出的2个品种既保持了黄柿子原有的口感和营养,又具有产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特点满足了加工销售的市场需求。同时,在黄柿子种植过程中积极推广‘五提五增两防控’综合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黄柿子的抗性,减轻了病虫害,提升品质和口感”靳存旺说。

目前,五原黄柿子主要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三类种植模式,每年8月左右,是露天黄柿子的成熟期,而2月份上市的温室黄柿子很好地弥补了早春市场的空白,亩均产量1.2斤,收入最高可达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黄杮子生长期110天左右,盛果期约3个月,加之冷藏保鲜,基本可实现全年供应。

除了将黄柿子作为鲜果销售之外,近年来,五原县把发展黄柿子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从黄柿子汁到黄柿子火锅底料、黄西红柿气泡水、黄西红柿丁等,不断延长黄柿子产业链条,丰富黄柿子深加工产品品类。

在民隆公司的低温冷库里,整齐地摆放着一袋袋黄柿子冻果。“我们将完全熟透的鲜果最先送进零下35度的速冻库极速锁鲜,保持原有品质不变,然后存放于零下20度冷冻库存放,确保反季原料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内蒙古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小亮介绍说,像这样的冷库,公司共有16个,最高峰储存原料4000 吨,每星期,三至四车的黄柿子冻果通过冷链源源不断地运输至深圳、上海、杭州等合作企业,保证了黄柿子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从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民隆黄柿子各类产品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逐年扩大。销售方式也层出不穷,与时俱进。不论是加工生产黄柿子饮料、火锅底料,还是进行礼品销售、直播带货,众多的销售方式让五原黄柿子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咱们民隆的黄柿子产业现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一产稳量提质,二产延链扩能,三产融合增效。黄柿子产业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也打响了五原特色农产品品牌。下一步,我们将深度挖掘市场需求,进一步升级黄柿子产业,打造富硒、有机黄柿子产品,让黄柿子成为我们五原亮丽的名片。”刘小亮说。

截至目前,五原黄柿子年种植面积3000余亩,亩均效益均达到了万元左右。全县共7家黄柿子加工、销售企业,2023年产量1700余吨,产值3800余万元。黄柿子相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在全区12个盟市和全国各地均有销售。90家五原黄柿子火锅店遍布区内外,有力扩大了五原黄柿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纠错】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