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总体建设进度过半-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5 08:53:11
来源:新华网

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总体建设进度过半

字体:

  阿拉善盟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宣布全面开工以来,阿拉善盟统筹各方力量,截至5月21日,已开工作业区168个,累计完成任务量超340万亩,累计完成总任务量的61%以上。

  针对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等问题,阿拉善盟大胆尝试建设新模式,采取“国字头设计公司+央企+地方企业”方式组建EPC联合体,有效化解了防沙治沙季节性强与资金到位晚的难题;引进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和监理,建立全方位、全要素管理体系和推进机制,对项目实行全过程、全要素管理,保证施工进度有力有序推进,工程施工质量得以保障。

  结合项目范围广、点位多等特点,阿拉善盟专门成立工作专班,把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协调联动,统筹推进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林草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实行包片蹲点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周反馈,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全力以赴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高效推进;发布1号林长令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对攻坚工作再部署、再加力。

这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乌斯太镇巴音敖包嘎查工程固沙项目区治沙现状。

  面对项目人力少、任务重等情况,阿拉善盟主动采用新型特色机械设备,为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提速增效。开春以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驻地军警官兵、企业职工、适龄学生和协会组织等13.4万余人次参与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107万株,让适龄公民成为阿拉善生态文明建设、防沙治沙事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营造了全民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这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策克嘎查工程固沙项目区治沙现状。

  “阿拉善盟在项目落地前根据立地条件和历年生态建设情况,选择抗旱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较快的乡土灌木,不仅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也能够为后续林沙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阿拉善盟林业草原和种苗工作站站长海莲介绍。在重视治理面积的同时,为保证项目质量,多年来阿拉善盟始终坚持“乔灌草”科学搭配、“封飞造”有机结合,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适宜本地区生态治理的阿拉善模式。

  阿拉善盟持续统筹“防沙治沙、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守土戍边”等工作,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基地辐射、农牧民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计划安排7亿元用于以工代赈和戍边富民工作,做到增绿、增收共赢。以旗区为单位组织当地农牧民和周边群众参与以工代赈政策,优先吸纳农牧民、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参加造林种草等工程,带动当地农牧民和周边群众致富。优先在边境地区安排建设地块,重点支持戍边富民工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