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铁道线上的“热辣滚烫”-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信息发布 > 正文
2024 05/26 21:09:48
来源:新朔铁路

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铁道线上的“热辣滚烫”

字体:

  砂轮飞速转动,与钢轨的接触点迸发出绚丽的火花;机器马达轰鸣,数十台中型机械快速拆解道岔;口号响亮,数十名职工推动组装好的道岔向岔区移动……4月30日,为期30天的新朔铁路大准线春季集中修走向尾声,施工现场的火热伴随着机车鸣笛声,留下奋斗的轨迹,驶向热辣滚烫的五月。

图为大准线集中修施工现场。

  集中修是铁路调配施工机械、人员、路料,综合利用施工“天窗”,集中完成一条线路行车设备大中修、技术改造和维修任务的一种施工组织形式。本次集中修期间,新朔铁路共计投入施工人员5000余人、施工机械452台(辆),完成营业线施工项目37项,维修项目34项,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夯实了设备设施基础。

 精准施策 运输施工“两不误”

  晨光绚丽,千名作业人员齐聚集中修现场,斗志昂扬、奋外精神;月明星稀,几名行车组织人员坐在布满红蓝交错线条的CTC调度大屏前,排兵布阵、抢抓运量。

  针对集中修点多、线长、任务重的实际,在施工前期,公司上下联动,周密部署,成立大准线春季集中修协调领导小组,全面实施“挂图作战”,明确管内每日集中修工作量,统筹安排好路料、机具、人力、后勤保障等调配组织工作,确保施工及维修日计划细致安排、精准实施、安全有序。

  “施工不能丢,运输也要保。”大准公司生产调度中心杭利平在调度会上强调。如何实现运输和施工“双兼顾”,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运输带来的影响,是施工组织中最让人头痛的问题。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根本在干。集中修期间,点岱沟车站站长李强总是主动留在车站值班,凌晨的点岱沟车站灯火通明,他时不时踱步到运转室查看列车站停时间,占线板填记,并向值班员叮嘱第二天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李强的带领下,车站最大发挥站场能力,按照主次顺序合理安排环线装车,尽可能利用天窗时间“多装、尽装”,建立“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的保供运输机制,压缩重车待发、空车待接时间,天窗点外抢抓运量节约时间。

图为大准线点岱沟车站满载乌金的列车整装待发。

  “4月7日,大准公司煤炭装车量突破3000万吨。”

  “4月份日均发运煤炭44.7万吨,较2022年春季集中修日均增加6.3万吨,创历年集中修期间日均发运新高。”

  “4月自产煤累计完成发运578.7万吨,日均达到47.1列,在连续开天窗的情况下,创历年集中修期间自产煤发运新高。”……

  这些光彩夺目的数据背后,离不开公司的精细部署,更离不开像李强一样坚守在施工生产一线的劳动者。

 新装备 最大化提高“天窗”效能

  “呜!”随着一声鸣笛,机械清筛车、捣固车在内的9辆作业车从万泉河特大桥上“摩拳擦掌”缓缓驶出,机械化桥梁清筛施工作业也正式在大准线揭幕。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战。”大准公司丹洲营站区安全生产副主任曹勇文在施工预备会上斩钉截铁的说道。

  大准线开通运营30年,全线地形复杂,桥隧相连,桥梁清筛作业空间狭小,在此之前,受传统清筛机结构限制,桥隧线路只能通过高强度、低效率的人工进行清筛。

  本次桥梁机械清筛施工,公司联合各作业单位制定“一桥一案”的实施方案,对既有线桥偏心、桥梁道床超厚等病害一并进行整治,作业过程中重点对障碍物清理、失效挡砟板更换、排水孔疏通、线路整修等工作进行盯控。首次引进采用缩窄的挖掘导槽及拢砟口的QSZ-400型桥隧清筛车亮相大准线丹洲营站区黍地沟至十九沟区间万泉河特大桥。

图为QSZ-400型桥梁清筛机对线路进行机械化清筛作业。

  面对桥梁机械清筛作业在大准线的首次挑战,曹永文提前下足了功夫,带领站区上下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实地勘探,明确“清筛+捣固”同步进行的强基组合方案,并提前利用GPS轨道检测仪及水准仪精准测量起道、拨道数据,为唤醒桥梁道床“活力”提供支撑。

  8时整,施工命令下达。一时之间,轨道车、捣固车、平板车、清筛机在内的9辆桥筛车组从丹洲营车站鱼贯而出,在区间内有序开展作业。

  “清筛机通过高频震动,使污土分离,彻底达到破底清筛的效果,随后配合捣固车清洁道砟,平稳回填线路,清筛过后的桥梁道床石砟洁净度及排水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为雨季到来做好充分准备,”曹永文向记者介绍。“集中修期间,我们共完成6座桥梁清筛,有效改善铁路桥梁线路稳定性,达到‘清淤通络’的功效。”

  此外,新朔铁路首次在管内全面推广机械化换枕作业模式,采用多组换枕机配人工的模式,形成撤除旧枕、更换新枕、大机捣固、道床整形全程机械化。集中修期间,共计投入45台多功能换枕机分3个作业面同步进行作业,最高峰换枕2791根/日,实现集中修换枕33227根,并配合完成16.6公里钢轨和4组道岔更换施工。换枕新装备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粗放的“人海战术”,有效提升作业效率、提高安全系数、改善作业环境、降低作业强度,保证施工质量。

  新技术 为施工安全赋能

  集中修期间,新朔铁路大准线铁路现场作业防护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辅助技术装备,为铁路现场作业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该系统采用BDS高精度定位及列车动态追踪技术,为上线作业人员构建作业人员自防自控、现场防护员主防主控、驻站防护员集中防控、管理人员远程监控四道人身安全防线,形成视听结合、四级联控的现场作业安全防控体系,保障人身及行车安全。”新朔铁路大准公司工程部赵旭告诉记者。

  大型养路机械是工务线路大修施工的主力军,具有效率高、质量优、全天候等特点。

图为对点岱沟站内道岔进行大型机械捣固。

  针对大型机械作业,公司抽调技术人员成立5个专业测量组,采用惯导、RTK、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手段,多措并举的测量方式,提前组织对作业地段进行线路优化设计,并现场实时指导大型机械作业,及时修正偏差,确保作业质量按照原设计标准进行,数字化养路模式全面落地。这一模式不仅大大减轻了线路工劳动强度,更显著提升作业的精准度,提升线路设备的质量的同时,锻炼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为后续全面落实数字化养路模式储备技术力量。

  在机械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集中修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确保集中修的安全有序推进,是该公司始终努力的方向。

  告别春的萌动,迎来夏的生长。一处处集中修施工点如同星星之火点缀其间,万里铁道线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新朔铁路的职工们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奔赴更高的目标。(王泓清 李梦娇 何军 郝学进)

【纠错】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