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蒙速办”移动端作为典型案例被列入《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报告》;2023年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中,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事项覆盖度”指数被评为“全国领先”;17.68万个事项实现“免证办”,材料减免办件量达66.5万件……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内蒙古数字政务一系列成果与应用集中亮相,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形式展现出了数字经济的活力与政务数字化转型的卓越成果。

政务创新成果涌现,离不开平台的支撑。内蒙古推出的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蒙速办”移动端,已实现政务服务全区覆盖,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均统一开设了移动端“服务窗口”,实现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全渠道覆盖,成为内蒙古政务服务新亮点。
近年来,内蒙古政务服务不断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推进标准化建设,让企业和群众享受“一网通办”“免证办”“掌上办”等带来的办事新体验。
内蒙古政务服务体系以“一网通办”为核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了各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为推动“一网通办”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和行政许可事项管理系统规范化建设,“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五级共计59万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一网,能通办”。企业和群众只需登录一个平台,即可享受全方位的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零距离。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内蒙古政务服务把企业群众办事的急难愁盼放在第一位,第一批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初步成效。新生儿出生、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3个“一件事”成效显著,系统运行越来越平稳,已累计办件4.2万件。企业准营、员工录用、涉企不动产登记、灵活就业、公民婚育、扶残助困、军人退役、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暖联动过户、企业职工退休、公民身后等10个“一件事”已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办理”的集成化受理、智慧化服务的模式,群众办事满意率不断提升。
“群众在办理相关事项时无需携带纸质材料,只需通过电子证照即可办理事项。截至目前,内蒙古电子证照数据已汇聚668类共7311万条,不动产权证书、结婚证、社会保障卡等35类高频电子证照已实现全国互通互认,区外调用量达114万次,内蒙古自治区本级477个事项、全区17.68万个事项实现“免证办”,材料减免办件量达66.5万件。”内蒙古自治区政数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内蒙古政务服务在“免证办”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内蒙古展厅区域,内蒙古自治区政数局工作人员向现场嘉宾介绍“蒙速办”移动端的特色专题服务以及“七大中心”全新服务理念。此外,活动展示的蒙速办自助服务终端可以实现24小时自主申办、自助查询、自助打印不动产权属证明、社保缴费证明等,引得现场嘉宾纷纷驻足体验。
本次展会,内蒙古向全国展现了数字政务改革的突出成绩,凸显了内蒙古发挥数字化效能、“一网通办”政务服务零距离等方面的实践成效。下一步,内蒙古政务服务将持续围绕为民办实事、惠企优服务,注重专题服务和高频应用掌上办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内蒙古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王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