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金大哥,我自从包地这几年来,从来就没有为电的事情发过愁,你们隔三差五就上门服务了,我真的是非常满意。”7月12日,在科右中旗扎木钦管理区土豆种植户宝泉大哥正在地头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对西哲里木中心供电营业所工作人员金武海说。
科右中旗扎木钦管理区与通辽市霍林河交界于广袤无垠的草原,在1500多平方公里的供电土地上,“散落”着2700多用电客户,加之扎木钦地区保留着独特的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供电半径长、客户分散,当地的乌兰大坝被人们称作“无人区”。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在蒙古族聚居的每一个供电所内都推广了双语特色服务,方便蒙古族群众的用电服务需求。同时,加强抢修报装服务,及时解决少数民族客户关注的人畜采暖、饮水问题,确保快速安全可靠供电,保障惠民举措落到千家万户,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
近几年,该公司将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全旗各族人民稳步增收的重要手段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措施,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多方筹措资金,超前的规划电网建设,目前,该公司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2座,66千伏变电站91座,售电量达到46.93亿千瓦时,一个以500千伏为强力支撑、220千伏主网架结构坚强、66千伏环网供电的坚强电网正在为地方经济发展、能源低碳转型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为兴安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能,实现了用户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嘎查里的铡草机“转”起来,圆了村民的养殖脱贫梦;架线引机井水进田,土豆园不再“渴”;草原深处架银线,千家万户不再为电发愁……国网兴安供电公司把电网建设作为巩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战场,“兴电人”齐心协力,“电”亮乡村振兴路。
2015年的“十个全覆盖”电力专项工程,增加了全盟10.28%年用电量,2016年,农网改造“两年攻坚战”,完成457个中心村供电设施改造,受益人口25.911万人,全面提升了兴安盟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农民的幸福指数;2018年,推动小区“资产划转”,完成238个居民小区电力设施接收,惠及居民近11万户;2020年,最后一个抵边村寨工程乌兰敖都66千伏变电站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入运行全面推进兴安配网进入全新时代。
近年来,国网兴安供电公司始终肩负起央企的社会担当和时代使命,以优质的供电服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忘“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业务办理、电费缴纳已经实现足不出户“掌上办”“指尖办”。
该公司始终把帮助各民族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在服务上体现“人民至上”,成立了13支共产党员服务队,以“4站2点”为基点,积极构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站-点”三级服务体系,形成“服务队建在支部、服务站建在所站、党员服务进点”的管理模式,全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王健 董文龙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