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库布其沙漠,机械轰鸣中沙丘被刻上了草方格的纹路,无人机“种草”、机器人“植树”,新型“治沙利器”科技感满满……这炫酷的一幕,是内蒙古高效植绿护绿、防沙治沙的生动缩影。
内蒙古地域辽阔、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通辽市科尔沁沙地。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内蒙古坚决扛起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久久为功持续扩绿、兴绿、护绿,祖国北方万里绿色长城越筑越牢,“一湾碧水映晚霞”“风吹草绿遍地花”的美丽景色遍布北疆大地。
三北攻坚书写绿色奇迹。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防沙治沙“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中,60%的工程量在内蒙古,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几乎都在内蒙古,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涉及内蒙古的阿拉善盟。

大兴安岭林海。
内蒙古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大兴安岭“挂斧停锯”,重点沙漠“锁边治理”……全区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都居全国首位,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三北”工程攻坚主战场当主力、打主攻,自治区发布1号、2号总林长令,高频部署“三北”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抓好任务统筹,确保各项任务均衡推进、按期交账;探索防沙治沙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各地积极推广“先建后补”“先招后补”“以工代赈”等模式,切实把社会各界力量调动到“三北”工程建设中来。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门其日格村的张润焕老人,1977年从内蒙古农牧学校林学系治沙造林专业毕业后投身于林业事业,用数十年的植绿行动诠释着防沙治沙的责任担当。在他的果树育苗基地里有两千株杏树、一千株沙棘和一千株樟子松,成活率高达95%。
张润焕在果树育苗基地。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西临乌兰布和沙漠,当地干部群众和科研机构、企业协力治沙,沿沙漠边缘建起一条长154公里、宽100米的锁边林带,开创了“系统防护,全域治理,科技赋能,产业支撑”的“磴口模式”。如今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后退约20公里,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较治理前降低94.7%。
吹响扩绿“冲锋号”,鏖战沙海锁“黄龙”,全区上下坚决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国之大者”,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战果。2024年,内蒙古日均治沙6万亩,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占全国45.8%;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2025年,内蒙古计划完成5780万亩生态建设任务,林草产业产值预计将达1100亿元。
绿富同兴助力乡村振兴。内蒙古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实施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规划配套新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既完成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这项重大的生态工程,又让它成为发展工程、富民工程,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赢”。

鄂托克前旗光伏“蓝海”。
在浩瀚的库布其沙漠深处,闪耀着深蓝光芒的“光伏长城”一眼望不到边儿。记者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采访时获悉,该旗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全力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快库布其沙漠防沙治沙“光伏长城”建设,开工建设了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以生态治理为立足点规划建设的风光火储热多能互补项目,已实现首单元并网发电。
在杭锦旗的朔方新能源大基地现场,该项目公司工程部副部长王瑞峰告诉记者:“我们这个项目位于库布其沙漠西侧,总投资约115亿元,规划光伏装机总容量为13GW,距离黄河最近的地方仅有5公里。这是目前西北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一个光伏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黄河岸边一道防风固沙的‘城墙’。”
在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已成功并网。杭锦旗能源局局长李利军介绍说:“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通过双玻组件实现板上双面发电,可增加发电量5%—10%;板下种植农作物、药材、优质牧草等,实现立体生态种植;板间运用先养鸡后养羊的‘畜禽草耦合’治沙技术实施养殖,畜禽粪便还田治沙改土,‘光伏+’多重效益和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充分显现。”
库布其沙漠打造“光伏长城”,实现“绿富同兴”,有力助推了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据悉,2025年杭锦旗拟实施新能源项目372.7万千瓦,全力推动能源经济总量倍增,努力打造全国新能源建设、光伏治沙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样板,助力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库布其沙漠里的七星湖生态旅游区。
大漠披绿、沙海生金、美了生态、富了口袋。内蒙古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建设实践,既是内蒙古完成五大任务、“闯新路 进中游”的成功探索,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绝好诠释。(记者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