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30日电(记者安路蒙)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去年10月以来,内蒙古充分发挥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功能,打出“政策引导+精准对接+资本赋能”组合拳,推动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增量、扩面、提质,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取得了一些成效。
去年10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监管局、发展改革委联合建立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这个机制一手牵企业,通过精准摸排、实地走访,协助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填报“申报清单”“推荐清单”;一手牵银行,将“推荐清单”及时推送给银行。截至4月15日,全区累计走访企业184.2万户,已有18.9万户企业纳入“推荐清单”,获得授信企业15.7万户,累计授信1505亿元,获得贷款企业14.2万户,贷款金额1175.1亿元。
在协调机制和各项政策落实过程中,内蒙古聚焦解决一些融资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出台了一些具体举措。
其中,针对“信息差”的问题,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协同多部门整合建立统一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汇总归集14类37项企业信息,开发小微企业专属信用融资产品,全区银行发布信贷产品3493个。
针对“抵押少”的问题,自治区政府设立了1亿元信用融资风险分担资金,引导银行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政府提供10%的风险分担资金。
针对“放款慢”的问题,指导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荐清单”内企业,“3日内对接、1周内尽职调查、1个月内作出授信决定”,极大提高了贷款发放效率。
针对“融资贵”的问题,开展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融资协调机制运行以来,全区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年化利率已降低0.42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手续费、抵押登记费、押品评估费等各类服务费用2.95亿元。
针对“覆盖低”的问题,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组织相关部门出台实施宽信用政策,引导银行加大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供给,3月末,民营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197.43万户,较年初增加4.5万户;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户数70.88万户,较年初增加1.87万户;当年新增首贷小微企业2601户、首贷金额35.88亿元。
针对“周转难”的问题,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续贷政策要求,今年前三个月,全区银行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2.69万户、19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0%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