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兴安盟开启多元文化体验之旅-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18 20:44:48
来源:新华网

国际博物馆日:兴安盟开启多元文化体验之旅

字体: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翩然而至。内蒙古兴安盟精心筹备,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众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文化之旅,引领人们以多元方式解锁博物馆的全新体验。

  当日,“博悟岭上兴安 弘扬北疆文化”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兴安盟主会场活动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启幕。活动现场,蒙古族呼麦、悠扬长调……一系列精彩节目轮番登场,为观众呈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让人仿佛置身于北疆文化的绚丽画卷之中。

5月18日,“博悟岭上兴安 弘扬北疆文化”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兴安盟主会场活动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启幕。李思宇 摄

  馆内,“翼讲解·AI伴游新体验”惊艳上线。数字讲解员“小兴”以其亲切生动的讲解,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AR智能眼镜则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历史场景之中,这种新奇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外,剪纸、康养敲打锤等非遗展区让人们在欣赏精湛技艺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非遗的珍贵价值,增强了对非遗的保护意识。

  乌兰浩特市和平一小学生李雨萱难掩兴奋之情,激动地表示:“我觉得这次活动真的特别棒,能够参与到传承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队伍中,让北疆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我感到无比自豪。”

  据悉,此次活动由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承办。活动现场,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兴安盟博物馆、科尔沁右翼前旗博物馆等单位与社区、学校签订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协议书。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科长秦宇表示:“我们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掀起一股‘博物馆热’。让兴安盟的各个博物馆成为激发社区活力、回应时代命题的创新枢纽,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贡献力量。博物馆不应只是历史的陈列馆,更应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

  为了让青少年深入了解文物修复知识,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博物馆开展了“文物医生训练营——拯救时光碎片”主题研学活动。

5月18日,学生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博物馆体验仿制陶器碎片修复。韩立岩 摄

  走进兴安盟科右中旗博物馆,身着定制修复师服装的学生们早已在活动现场翘首以盼。高级文物修复师手持真实陶器标本碎片,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物修复的意义、基本原则与操作流程。

  知识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分成文物修复小组,戴上防护手套,正式开启文物修复实践活动。每组拿到仿制陶器碎片后,孩子们运用刚刚学到的文物修复知识,小心翼翼地将碎片拼接起来。他们的动作虽然略显生疏,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专注与认真。在复原文物的过程中,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对话,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在耳边响起。

  “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考古工作人员的艰辛。我学会了一些简单清理文物的方法,还认识了许多清理文物的工具。当最终挖出‘文物’的那一刻,我充满了成就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二小学学生冯奕萱分享道。

  科右中旗博物馆工作人员静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系统化的理论传授与规范化的实践操作,让同学们切实理解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科学内涵与文化意义。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能掌握基础文物修复技艺,更能深植文物保护意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付朋 周新育 焦云云)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