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为“文艺两新”成长进阶搭桥铺路-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27 09:23:39
来源: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为“文艺两新”成长进阶搭桥铺路

字体:

  包头市青山区东达山艺术区。(内蒙古文联供图)

  新文艺群体代表亮相“内蒙古网络春晚”、自由美术工作者的作品在大型展览展出、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圈粉无数……在内蒙古,越来越多新文艺群体作品,逐渐融入当下文化建设的潮流中,“文艺两新”活跃在文学、戏剧、曲艺、民间文艺等众多文艺领域,成为繁荣内蒙古文艺事业的生力军。

  “文艺两新”即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近些年,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如何团结凝聚“文艺两新”力量?内蒙古文联延伸工作手臂,扩大有效覆盖,打造“文艺两新”温馨之家,通过建立长效扶持、畅通职称评审、助推创作实践等有力举措,努力推动“文艺两新”工作高质量发展。

  用心用力建强温馨之家

  张小花、郑伟(沧月傲天)、冯超(月影风声)……近年来,在我区文坛新军中,“隐藏”着一批“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的网络作家,他们的作品非常受欢迎。目前,内蒙古有50多位网络作家创作活跃,其中10多位网络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短剧、网剧和有声读物。

  这是内蒙古“文艺两新”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为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我区已成立内蒙古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将网络作家创作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列入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扶持范围,积极吸纳网络作家加入作家协会大家庭。

  近日,内蒙古42位学员相聚鲁迅文学院第二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创作培训班(内蒙古网络文学作家班),共同度过了宝贵的学习时光。结束学习后,网络作家刘志华(萧南)说:“鲁迅文学院是我心中神圣的文学殿堂。7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多位学者、作家的精彩讲座,与网络文学平台总编、知名作家和评论家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今后,我将力争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讲好内蒙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自2021年以来,内蒙古文联累计培训新文艺群体约3568人次,专门为新文艺群体量身打造了“文艺两新”骨干培训班、网络作家培训班、“文艺两新”舞蹈培训班、网络剧编剧培训班等,建立起“文艺两新”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

  为了加强联络,完善组织覆盖,积极吸纳新文艺群体加入文联大家庭,内蒙古文联指导所属16个文艺家协会和12个盟市文联分别成立新文艺群体专业委员会,健全与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日常联系服务机制。截至目前,自治区各文艺家协会共有新文艺群体会员3473人,占比达23%;自治区各文艺家协会主席团中,共有新文艺群体35人,占比达17%。

  着力打造集聚区实践基地

  雕塑艺术馆、非遗传承工坊、乡村美术馆……走进内蒙古西部地区特色艺术村落——包头市青山区东达沟村,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空间随处可见。

  2024年8月,包头市青山区东达山艺术区成功入选中国文联第三批“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这也是内蒙古首个全国“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东达山艺术区吸引了29名“文艺两新”优秀人才入驻并成立艺术家工作室,给予3年免房租的优惠政策,为“文艺两新”工作注入新动能。

  “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的建设,旨在通过属地管理与行业指导相结合的模式,为各地新文艺组织和群体提供发展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建设,今年3月,内蒙古文联组织12盟市文联赴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开展学习调研,详细了解当地“文艺两新”组织建设、政策扶持、创作引领、产业发展等状况。在此基础上,启动全区“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申报工作,全面推进“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创建。

  内蒙古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将命名首批内蒙古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利用好实践基地所在地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新文艺群体提供场地、房租等政策支持,同时实施内蒙古网络文艺线上推荐工程,推介一批成绩突出的‘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扩大社会知名度。”

  为“文艺两新”解难题办实事

  作为内蒙古首批新文艺群体领军人才,青年歌唱家呼斯楞、青年舞蹈家李德戈景发起“最美”走遍内蒙古千村百场巡回演出,并走进山东、天津开展“北疆文化神州行”活动;相声演员杨钰海发起“送欢笑·北疆万里行”巡回演出;青年歌唱家天骏发起音乐思政课堂……他们以“文艺两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了帮“文艺两新”解难题办实事,内蒙古文联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为新文艺组织的影视、舞台艺术作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内蒙古文学馆(文学院)签约作家制度,为新文艺群体作家提供每年4至10万元的创作补贴,通过真金白银的保障支持,解决新文艺群体创作者后顾之忧。同时,畅通广大新文艺群体优秀人才的申报渠道,不再将户籍、身份、档案、论文、继续教育等作为主要约束条件,可不受职称逐级申报要求的限制。

  据介绍,自2019年开展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以来,内蒙古文联负责的文创系列和内蒙古文旅厅负责的艺术、文博、展览系列,共有177名新文艺群体参评,110人通过,64人直接获评副高。

  为了助推创作实践,在中国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培训研修、采风展演活动中,内蒙古文联优先推荐新文艺群体参加,已累计推荐124人次。同时,内蒙古文联积极为新文艺群体搭建展演展示平台,连续5年主办“内蒙古网络春晚”,引导和培养“文艺两新”用文艺的方式表达主流价值和展示优秀文艺成果。

  内蒙古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内蒙古文联将持续团结凝聚“文艺两新”力量,赋能内蒙古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记者 马芳)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