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青山前坡为核心载体精心打造的集自然风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位于阴山山地中段大青山前坡,整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10公里,南临京藏高速,北至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东至赛罕区,西至土左旗。
乘坐敕勒川草原观光线从市区出发,可以沿途欣赏到城市的繁华与草原的宁静,感受现代都市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敕勒川草原观光线全程覆盖呼和塔拉东街、野马图路等生态廊道,串联起敕勒川草原核心区、雅玛图森林公园、奎素民宿、敕勒川星光里、恼包文旅小镇、马头琴小镇等多个生态文旅地标。
“我早就想来敕勒川草原看看了,以前担心交通不方便,现在开通了观光专线,太方便了。而且票价很实惠,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市民张先生说道。张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周末,他带着相机乘坐观光专线来到敕勒川草原,准备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美景。
沿着观光专线前行,敕勒川草原核心区是必打卡之地,广袤的草原上,一条木栈道通向深处,带游客近距离感受草原的魅力。这里还建有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蒙古包会议中心、萨仁湖等多个功能区,游客不仅能欣赏草原风光,还能体验草原文化、参与体育运动。
雅玛图森林公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城市中的天然氧吧。漫步其中,听鸟儿欢唱,看树木葱茏,让人远离了平日的喧嚣。奎素民宿充满乡村风情,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农家美食,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敕勒川星光里则是文化与艺术的汇聚地,作为北疆文化展示窗口,这里凭借多元文艺形式,全方位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围绕“歌游内蒙古”文旅品牌,敕勒川星光里不断创新,推出融入深厚文化底蕴的新剧作,让游客能沉浸式领略北疆文化魅力。
恼包文旅小镇和马头琴小镇也各有特色。恼包文旅小镇建筑风格独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仿佛让人置身江南水乡,小镇内还有各种特色商铺、美食街,可满足游客的购物和品美食需求。马头琴小镇则以马头琴文化为主题,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马头琴的制作工艺,欣赏马头琴演奏,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采访中,市民和游客对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和观光专线的体验赞不绝口。“这里的草原太美了,空气特别好,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而且坐公交车就能直达,非常方便。”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说。李女士是和家人一起来到呼和浩特,专门乘坐观光专线游览了敕勒川草原。她表示,这次旅行让她对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有了更深刻了解,以后还会带更多朋友来。
不少市民也表示,观光带和观光专线的出现,为他们的周末和节假日出行提供了新的休闲选择。“以前周末不知道去哪儿,现在可以坐着公交车去草原,去各个景点逛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美景,非常棒。”市民刘先生说。
在敕勒川草原景区内,不时可以看到蓝白相间的无人驾驶观光车缓缓穿行。“车辆搭载激光雷达和AI语音导览,能自动避让牛羊和游客。”技术人员赵阳介绍,这类车辆日均运营超200公里,能耗仅为传统燃油车的1/5。游客王浩体验后点赞道:“坐在车上听‘敕勒川,阴山下’的吟诵,看着旁边羊群走过,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的建设,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体验的提升,还对当地产业发展和文旅经济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
依靠大青山这片“绿水青山”,周边村民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新城区水磨村就是其中的典型。随着大青山前坡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水磨村凭借原生态自然风光,积极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村民李永刚笑着说:“以前村里没啥产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我们开农家乐、民宿,收入比以前高多了,很多年轻人也都回来了。”
除了农家乐和民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也迎来了新机遇。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会购买一些奶制品、肉制品、手工艺品等,这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文旅经济方面,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积极融入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新格局。借助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等项目,相关部门从整合资源、丰富文旅活动等多方面协同发力,策划举办品牌演唱会、草原音乐节、乌兰牧骑巡演、马拉松进景区、速度赛马等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正以其独特的生态魅力和丰富的文旅体验,成为内蒙古旅游的新名片。它不仅是自然生态修复的成功典范,更是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 杨彩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