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介会亮相“活动周”-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6 16:39:25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介会亮相“活动周”

字体:

  7月5日的“活动周”现场,隆重向大家推介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文化瑰宝——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推介会上,推介官自豪的向现场的观众介绍着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现场为我们揭秘10—5万年前"河套人"生存密码

  2025年6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成为鄂尔多斯市首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南端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总面积达17.26平方公里,由清水沟湾、嘀哨沟湾等八大遗址点组成。这里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首次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遗存的科学发掘地,被誉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摇篮"。

 从考古发掘到国家公园保护与传承并重

  自2010年起,萨拉乌苏遗址启动系统性保护与利用规划,并于2013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经过多年建设,公园现已形成核心展示区、生态保护区、科研教育区三大功能板块,并依托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和"河套人"文化研究中心,打造集科研、教育、游憩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免费开放打造世界级考古研学基地

  目前,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实行免费开放,并以创新展示方式,让公众在游览中体验考古魅力。未来,公园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深化对"河套人"及其生态环境的研究,同时推动文旅融合,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可感知、可触摸"的遗址体验,让沉睡的历史焕发新生。

  萨拉乌苏不仅是一处考古遗址,更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类史诗。它的发现与研究,为我们理解东亚古人类的迁徙、适应与演化提供了珍贵线索。如今,这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式挂牌,将为世界揭开更多关于"河套人"的未解之谜。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