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全国多地开启“炙烤模式”,而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阿尔山却以22℃的盛夏均温,为远道而来的游人奉上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7月9日,避暑旅游气候发展大会将在阿尔山启幕。这场汇聚行业专家、文旅企业、文旅达人、媒体记者的盛会,将在阿尔山解码“气候+旅游”的产业密码。

避暑胜地再升级,生态清凉引客来
在大兴安岭西南麓,阿尔山以“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气候标志等构筑起独特的气候 IP。阿尔山的夏季被森林、湖泊、火山遗迹与温泉环绕,每一口呼吸都浸润着负氧离子,每一眼风光皆定格为山水画卷。近年来,阿尔山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清凉经济”,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计接待游客21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收入26.87亿元,同比增长18.47%。从鹿角湾营地赏星空,到哈拉哈河畔的激情漂流,再到白狼镇体验非遗手作,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持续刷新游客体验。
“暖服务”解锁“长留客”,细节处见真章
如果说自然禀赋是阿尔山的“先天优势”,那么精细化服务则是这座小城“留客”的“后天秘诀”。
2025年,阿尔山全力打造“暖暖的阿尔山”旅游服务品牌,以“九个暖心行动”为核心,打造平台暖,通过“阿尔山旅游度假区”小程序提供“吃住行游娱购”一站式服务,集成预约购票等功能提升游客体验;打造政策暖,分时分类推出优惠及奖补政策,减轻涉旅企业成本,增强游客复游意愿;打造体系暖,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与诚信体系,畅通投诉渠道并推行“投诉即付” 综合保险服务等举措,旨在将旅游资源势能转化为消费动能,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为游客提供“游客即贵客、出门即回家”的服务,构建品质化“宜居宜游城市”,让“暖暖的阿尔山”成为旅游服务金字招牌。
“特别凉爽,很舒服,这边服务也很好,想住一个夏天。”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感慨道。
文旅融合添暖色,盛会解码小城避暑经济新发展
阿尔山的“暖意”不仅在于服务,更在于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阿尔山不断推出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游客可跟随非遗老师制作桦树皮画,或参与火山地质研学探秘。这些沉浸式项目不仅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更让避暑之旅升华为文化记忆。
据悉,7月9日召开的避暑旅游气候发展大会将发布《兴安盟避暑气候资源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白皮书》《阿尔山温泉度假指数》,将量化呈现这一北纬47°黄金避暑带的稀缺资源价值。阿尔山的气候资源从“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成为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值得关注的是,“新华社镜头中的阿尔山"”摄影展用光影记录着这座小城的发展蜕变。
阿尔山的实践证明,最好的避暑体验,不仅是逃离炎热的物理空间,更是抵达心灵舒适的情感归属。正如阿尔山市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局长许静所言:“我们不止要做‘避暑目的地’,更要成为游客心中的‘第二个家’——用22℃的清凉吸引人,用100℃的服务留住心。”(王美霜、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