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多地陷入40℃高温“烤验”时,北纬47°的大兴安岭腹地,一座名为阿尔山的小城正以夏季22℃均温、负氧离子浓度2.3万个/立方厘米的空气和亿万年地质沉淀的清凉,向世界递出一张“中国天然空调城”的名片。在这里,避暑不再是一场与炎热的对抗,而成为一种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方式,阿尔山正以独特的气候,解码北疆避暑胜地新范式。
清凉密码:火山与森林的生态交响
阿尔山的夏天,冷泉与热泉交织出“冰火两重天”的奇观,上午在42℃的温泉中蒸腾汗意,下午赤脚踏入12℃的不冻河,冰火碰撞间,完成一场自然的“温度调节实验”。这样的极端体验,在阿尔山却成为日常——全市81.2%的土地被森林覆盖,樟子松、白桦林与杜鹃花海组成巨型“空气净化器”,让每立方厘米的空气都饱含草木的芬芳。
“这里的清凉是有层次的。”吉林游客黄女士在氧心森林浴道中闭目深呼吸,“先是松针的清冽,接着是泥土的湿润,最后是阳光穿过树叶的暖意,像喝了一杯层次丰富的冷萃茶。”
绿色革命:清凉经济背后的生态底蕴
阿尔山的清凉,是一笔算得清清楚楚的生态账。阿尔山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森林、草原、温泉、湖泊、冰雪共同托起这座北疆明珠,而这份生态红利正转化为真金白银。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共计213.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实现旅游收入26.87亿元,同比增长18.4%。
“过去卖风景,现在卖生活。”大自然旅行社负责人付女士说道,“游客愿意为一件原创松果工艺品付费,为一次走进自然的机会停留,为定制的森林研学课程买单。这说明真正的清凉经济,卖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认同。”
经典坐标:探寻避暑胜地的专属表达
在哈拉哈河,游客乘坐漂流艇驶入凉爽的河水中,顺流而下,边欣赏风景,边体验水花四溅带来的刺激;在国家森林公园,山水妖娆,天池如画,悠然吃草的牛群“松弛感”满满,漫步其中的游客也褪去焦躁,静心欣赏。阿尔山的夏天,是一份清凉礼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同频共振,避暑旅游也能成为绿色转型的先锋。
6月22日,阿尔山市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批“旅游名县”称号,为这座小城再添荣耀。7月9日,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也将在阿尔山盛大开启,万众瞩目的阿尔山不仅有凉爽的夏天,更有气候与生态、旅游与文化的热烈碰撞。这个夏天阿尔山以如火的热情、沁人的凉爽迎接来往宾客,清凉正从简单的温度成为真正的避暑经济。(裴挣赢 王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