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0日电 2025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于9日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论坛中心举办。大会期间,兴安盟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韩福乾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阿尔山市提出“延长旺季、做热淡季、实现全季”旅游战略,当前在冬季旅游和夏季旅游方面有哪些具体项目?
韩福乾:近年来,阿尔山市围绕冬季冰雪运动和夏季温泉康养两大主线,落地了一批文旅项目,旨在“冷资源”变“热经济”“热资源”要“增效益”。
冬季旅游聚焦“冰雪运动与森林体验”以补齐短板,目前在建冬季重点项目有三个。一是投资1.7亿元的哈伦阿尔山滑雪场,涵盖多级滑雪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预计项目完成后将增加冬季接待能力30万人次 ;二是投资8000万元的冰雪运动中心项目,包括室内冰雪场馆及室外场地,建成后可举办短道速滑等培训、赛事活动;三是投资2000万元的森林雪野项目,通过打造集森林探险、冰雪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域,依托阿尔山丰富的森林、冰雪资源,冬季主打冰雪旅游,夏季转变为森林探险、露营休闲,实现四季运营。
这些项目将有效推动阿尔山市冬季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模式转变为“运动+休闲+体验”的多元组合模式,把“淡季”做热。
夏季温泉康养一直是阿尔山市的旅游“王牌”,但过去产品相对单一,导致“旺季”不够长。近两年我市重点做好“温泉+”文章,在建的夏季旅游项目均是为了丰富供给、延长旺季。一是投资5亿元的太伟温泉酒店,定位为高端度假综合体。该酒店可提供温泉疗愈、会议会展等多功能服务,将“一日游”转变为“多日住”的深度体验;
二是投资3.75亿元的圣泉康养中心,深挖矿泉医疗价值,配套康复理疗、养生膳食,让温泉从“休闲”向“康养”升级,吸引中老年客群延长在阿旅游停留时间;三是金江沟度假温泉酒店一期已投入运营,二期投资9000万元新增温泉泡池、森林木屋,和一期形成业态互补,让温泉体验更立体。
此外,313工程联动周边业态形成“游购娱宿”链条,华润希望小镇将乡村旅游和温泉康养结合,让游客在夏季既能泡温泉,也能逛田园、住民宿,从“单一旺季”拓展为“全夏繁荣”。而且,新建项目和已建成项目正在形成“全季联动”。如已投入使用的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夏季承接自驾客群,冬季变身冰雪露营地;氧心森林浴道夏天是徒步胜地,冬天为林海雪原穿越线路;圣泉雪集休闲街区和热力MALL城市餐厅,全年提供餐饮娱乐,让游客无论冬夏都有“落脚点”。这种“已建强基础、新建补短板”的组合,是我们实现“全季旅游”的底气。
随着在建项目陆续竣工,阿尔山将形成“冬季滑雪戏雪、夏季温泉避暑、春秋森林探秘”的全季产品体系,让“一季红”变成“四季火”,让游客来得高兴、留得下来、还想再来。
新华网:阿尔山市如何通过全民健身计划、体育赛事等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韩福乾:我们始终认为全民健身是体旅融合的“根基”,体育赛事是体旅融合的“引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激活了生态资源向发展动能的转化。
我们坚持“设施跟着需求走、服务围着群众转”,一方面推动体育设施全域覆盖,建成10大体育场馆、4大体育公园,在城市里织密“15分钟健身圈”,在景区周边打造“运动服务圈”,让居民健身有去处、游客体验有载体;另一方面创新场景供给,把阿尔山的火山温泉、森林氧吧等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健身资源,如氧心森林浴道既能徒步健身,又是网红打卡点;现在,无论是居民日常锻炼,还是游客“跟着健身来旅行”,都能在阿尔山找到适合自己的场景,这正是全民健身与旅游消费的自然融合。
坚持锚定“赛事引流、旅游变现”。近年来我们成功举办阿尔山马拉松、中蒙俄国际汽车冰雪挑战赛等20余场顶级赛事,连续多年举办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及雪地足球超级联赛等冰雪赛事。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全球运动员,也带火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消费热潮——2024年,赛事辐射带动游客50000余人次,有效拉动旅游收入增长,民宿、户外装备租赁等配套产业也跟着“火”起来。
我们让赛事“接上地气、融入文化”。把那达慕大会的民族体育元素、冰雪季的民俗活动搬进赛事,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如越野赛的赛道串联起火山天池、森林浴道等核心景点,选手在参赛时感受阿尔山的生态之美,游客在观赛时体验地域文化。
依托国家自由式滑雪队训练基地,我们打造了“冠军摇篮”IP,让专业训练与大众体验结合,既提升赛事专业度,又让游客能“打卡冠军同款赛道”,形成“赛事有看点、旅游有亮点”的良性循环。
这一切离不开机制保障。通过智慧步道、赛事大数据优化服务;培育“体育+康养+研学”复合业态,让全民健身的“基础流量”和赛事带来的“峰值流量”,都能转化为持续的旅游消费动能。
阿尔山市将继续推进“一月一赛事”计划,办好今年的马拉松赛事、全国毽球锦标赛等活动,探索森林碳汇与体旅项目结合,让全民健身更有活力、体育赛事更有魅力,将阿尔山的“绿水青山”依托“体育+旅游”模式,转化为群众的“幸福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