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总觉得物业拿钱不办事,心里憋着股气,现在问题摆开说清了,整改也有了眉目,这钱该交!”7月16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政协委员调解室,业主杨先生一边在缴费单上签字,一边对身旁的政协委员许春风说道。这场持续了近半年的物业费纠纷,在政协委员许春风的介入下,终于迎来圆满结局。这是赛罕区人民法院深耕“政协+法院”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依托“政协+法院+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联动模式,赛罕区人民法院政协委员调解室激活29名入驻政协委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委员们带着“为民心”、说“家常话”,以接地气的沟通、情理交融的疏导延伸解纷触角,让更多矛盾在源头化解。
事情要从去年年底说起。杨先生所在的小区物业公司发布物业费催缴通知,而杨先生迟迟没有缴费。“不是我故意拖欠,实在是物业服务太让人失望了。”杨先生告诉记者,垃圾经常好几天没人清理,楼道里的灯坏了半个多月也没人修,他多次向物业反映,但问题没得到解决。
政协委员许春风接到业主的反映后决定介入调解。他首先详细梳理业主们反映的问题,形成一份包含垃圾清理不及时、设施维修延误、绿化维护不到位等内容的争议清单。随后,他带着这份清单来到物业公司,与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在许春风协调下,物业公司详细说明了每个问题的原因,还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方案和时间表,并很快展开行动。看到物业提出的整改方案,杨先生当即表示愿意缴纳拖欠的2万余元物业费,物业公司也主动放弃此前提出的滞纳金等额外主张。(记者 张巧珍 通讯员 韩立波)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