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9日电(记者彭源、程迪)盛夏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一场夏雨过后,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如约而至。
一首首广为传唱的内蒙古歌曲,伴着欢快的舞蹈和悠扬的马头琴声在草原上肆意“流淌”,随着1200名牧民身骑骏马、高举国旗,与威风凛凛的512名搏克手迈着鹰步相继入场,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一时间沸腾了,仿佛变成了歌的海洋、舞的故乡和欢乐的天堂。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娱乐、游艺”,是内蒙古传统盛会。其中,被誉为“男儿三艺”的搏克、赛马、射箭比赛格外精彩,也最受当地民众喜爱。
东乌珠穆沁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乌恩奇告诉记者,搏克、赛马、射箭是古代蒙古族男儿们必须会的技艺,在战场上是生存技巧,和平年代成了那达慕大会的固定比赛项目,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所喜爱。
为了能近距离感受“那达慕”的独特魅力,家住江苏苏州的雷杰带着家人专程来到那达慕大会现场。“来到锡林郭勒草原一路都是美景、一路都是惊喜,特别是那达慕大会,当威武彪悍的搏克手登场的时候,那种视觉的冲击力太强了。”他说。
搏克(蒙古式摔跤)在蒙古语里是“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比赛的优胜者脖颈上都会佩戴五色彩绸制成的“将嘎”,那是搏克手获胜次数多少的标志,“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越多,也就意味着获胜次数越多。

锡林郭勒盟文化研究学者孙海涛表示,在草原各族人民心中,那达慕就像“奥林匹克”一样影响巨大且深远。近年来,那达慕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从单一的节庆活动升级为融合文化体验、体育竞技、产业发展的综合性文旅IP,不断赋予那达慕以新的活力。
此外,本届那达慕大会还精心规划了18个特色业态区域,既有展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男儿三艺赛事区、非遗展示区,又创新设置了草原旅拍换装、亲子露营等现代体验项目。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精彩的表演,更能亲身参与“打马”骑乘、集章打卡等活动,在互动中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