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成四方游客好去处-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20 20:04:33
来源:新华网

那达慕成四方游客好去处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0日电(记者彭源、叶紫嫣)“能参加内蒙古这么大型的草原那达慕盛会,还被幸运地选中上台,这次的草原游真是惊喜满满!”来自辽宁的游客张璐,谈及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的感受,赞不绝口。

  在7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开幕式上,张璐作为游客代表被随机选中与台上歌手共同登台宣布大会开幕,这一独特的互动环节点燃了观众的热情,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沉浸式体验到内蒙古草原的热情与好客。

  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农牧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发展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那达慕已由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盛会发展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每年都会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当看到草原上淳朴的牧民身着节日盛装庆祝那达慕大会时,他们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深深感染了我,”来自河北的张蔓说,受当地朋友的邀请,她与家人一道自驾来到内蒙古大草原,这是她第一次到现场来感受那达慕的热烈氛围,一切都令人沉醉。

  7月19日,在锡林郭勒那达慕风情园,游客们在那达慕现场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与往届那达慕不同的是,今年游客不仅能坐在场边观看精彩的演出和竞技比赛,还能亲身参与草原上的特色赛事。活动精心规划了18个特色业态区域,既有“男儿三艺”赛事区、非遗展示区,又创新设置了草原旅拍换装、亲子露营等互动体验项目。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精彩表演,还能参与“打马”骑乘、集章打卡等趣味活动。

  7月19日,在锡林郭勒那达慕风情园,游客们在那达慕现场体验蒙古族沙嘎。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沙嘎赛的蒙古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外地游客与当地农牧民席地而坐,展开“趣味”较量。沙嘎是蒙古语,汉语为“踝骨”,它是连接牛、羊、鹿等动物后蹄和小腿之间的一块游离的骨头。沙嘎有六面六个形状,每面分别用马、牛、骆驼、绵羊、山羊和稳格(倒立)来称呼。沙嘎游戏就是利用不同的六面来开展游戏,有智力锁、垒金龟、拾千分、赛马等上百种玩法,有撒、拾、弹、射、垒、抓等技巧。

  上海游客王泽文在现场体验了沙嘎游戏中的赛马玩法,一局结束后他笑着说:“这个游戏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我感觉玩法有些类似于一种桌游,那达慕中的新奇体验是城市里没有的。”

  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何明鉴告诉记者,这个夏天锡林郭勒盟还推出了多项“宠客”措施,一是通过短视频平台发放100万元消费券;二是为游客准备了2万份“宠粉”包,内含防暑装备和玩法手册;三是7月18日至21日期间,全盟A级以上景区门票全部半价优惠。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