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作为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的“塞外粮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组织收割机械、准备晾晒场地、联系收粮企业,全力保障小麦应收尽收。
连日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丰河村小麦种植基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农户驾驶拖拉机拉运小麦。种植户乔云说:“今年我家300亩耕地全部按照小麦套种玉米模式种植,配套滴灌设施,预计每亩产480斤小麦、1600斤玉米,加上集中连片种植补贴,每亩纯收入1000元以上。”

据介绍,受地方补贴、粮价走势趋稳等利好因素影响,双河镇小麦种植面积由去年的4000多亩增加到今年的9300多亩。双河镇镇长吕波介绍:“我们实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割、集中化晾晒,并在麦后复种燕麦草等,加上各种农业补贴,预计亩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

临河区狼山镇万亩硬质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园区内麦浪翻滚、机声隆隆,10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呈“雁阵”排开,一片片麦田实现高效收割,一吨吨小麦完成拉运、晾晒。狼山镇光明村村民杨文华说:“我在园区里种了120多亩小麦,全部实行机械化收割,要赶在下一轮降雨天气到来之前完成抢收。”
狼山镇副镇长杨志华说:“虽然前几天的雨水较大,但我们这儿的小麦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我们全程跟进种粮关键环节,挑选高产抗病品种,播种施肥按精准配方,防虫期统一组织‘一喷三防’,预计示范园区亩均单产达1000斤以上。”
临河区是全国产粮大县,由于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等因素,生产的小麦面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等优点。在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临河区开展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重点推广小麦控肥控药增效、滴灌、套种玉米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助力种粮户增产增收。
临河区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苗三明说:“我们出台扶持种植小麦的配套政策,并在农业保险、粮食收储等方面予以保障,今年临河区小麦种植面积增至12.7万亩。从目前进展来看,临河区在本周能完成小麦抢收工作,让农户安心储粮。”
拥有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今年,巴彦淖尔市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农户种小麦,推广小麦套种玉米种植模式,完成小麦种植面积60.72万亩。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党宏波说:“上一轮降雨天气对全市部分旗县的小麦有一些影响,我们正在和保险公司进行查灾定损,同时组织农业机械进行抢收,指导麦后复种秋菜和牧草,力争把减产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巴彦淖尔市全面部署小麦抢收工作,及时协调组织800多台收割机作业,形成“人机齐上、迅速作业” 的夏收格局。(记者李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