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景到场景 内蒙古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提升-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23 16:48:55
来源:新华网

从风景到场景 内蒙古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提升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23日电(郝芳芳)“你安了个水龙头,我就来到牛奶湖。”7月21日,天津游客郭玲发了一条短视频。视频里,她在“牛奶湖”边打开水龙头,用玻璃杯接了一杯牛奶,一饮而尽。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白音查干湖在历经多次火山活动与地层变迁后,湖底富含碳酸钙等多种矿物颗粒。这些矿物颗粒在湖水流动过程中被搅起、悬浮,湖水呈现出如牛奶般温润的色泽。今年端午节,白音查干湖走红,被网友称为“牛奶湖”。在很短时间里,当地开发配套多个新场景,推动“牛奶湖”从“一时火”变“一直热”,打造文旅新IP。

  锡林郭勒盟文旅局宣传科科长赵东龙介绍,为将网络热度转化为旅游吸引力,当地文旅部门结合“内蒙古水龙头里流的都是牛奶”的网络梗,设计“水龙头流牛奶”打卡项目,建起网红玻璃栈道,举办“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环保宝藏、“发呆大会”、抱小狼等活动,打造现做奶酪、搅拿糕、莜面等特色美食业态,推出湖畔徒步、马匹骑乘等线路。到7月初,“牛奶湖”累计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单日最大游客接待量5万余人次。

  7月11日,游客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白音查干湖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7月11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王府明月夜”开街。作为全新融合式场景体验商业街区,“王府明月夜”创新融合商、旅、文,深挖传统文化底蕴,打造特色美食、特色连廊、创意市集、各类欢乐游玩项目,七大NPC互动场景让整条街变成“沉浸式剧场”,花车巡游和城市那达慕每周举行,《梦回郡王府》实景剧每日定时表演,夜景、夜市、夜食、夜秀等夜游模式满足游客夜文化、夜生活新需求,日均客流量近万人。

  地处森林腹地的鄂伦春自治旗,深度挖掘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桦树皮文化等特色文化以及森林、湿地、河流等自然风光,策划“音乐+旅游”主题活动,举办鄂伦春族民歌展演、篝火音乐晚会、森林夜市等活动,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欣赏美景、感受文化魅力。

  盛夏时节,“乌兰察布之夜”街区吸引着京津冀地区游客。为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乌兰察布之夜”13个小舞台引入多元化表演艺术,增加巡游演绎内容,新增40辆小商贩花车,植入更多特色美食,全面升级娱乐区,新建3万平方米的露营场地,丰富的场景提升与游客的互动性。

  6月22日,游客、市民在“包棉1958”品茶、娱乐。新华网 郝芳芳摄

  走进包头市北方兵器城北方军事体验基地,游客可以乘坐59式坦克、轮式装甲车、履带式步兵战车,体验迫击炮、小山炮、火箭筒射击项目,感受兵工文化的硬核魅力。今年开业的“包棉1958”是包头市通过对旧工业遗址活化改造打造的文旅融合新场景,这里保留了黑色钢梁、纺纱机等工业元素,将老物件、老机器、老照片等融入室内空间设计,营造怀旧氛围,再现1950至1990年代包头工业历史,与户外街区联动形成“历史展示+文化消费+休闲娱乐”全链条体验,成为游客了解包头的新地标。

  巴彦淖尔市打造的“渡·阴山”全域自驾品牌,以阴山岩画、秦汉长城、鸡鹿塞为地标,将地理奇观与人文遗迹浓缩为“地理史诗剧场”,在沿线布局7个主题营地、15个露营地、热气球、旅拍等全新场景,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入选全国十大自驾线路。

  黄河之畔的乌海市结合乌海湖景区大湖、大漠资源优势,开发水上环湖观光游、沙海体验游、小火车观光游等旅游路线,拓展游艇、快艇、水上飞人、沙漠越野车、沙漠骆驼等20余种水上沙漠娱乐项目。通过搭建农文旅体商活动矩阵,打造沙漠越野、自驾游、旅游观光、研学等多元场景,以场景“流量”带来消费“增量”。

  巴彦淖尔市打造集越野穿越、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渡·阴山”自驾游线路。新华网 发

  近年来,内蒙古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全方位打造文旅新场景,持续丰富游客体验,让游客在看风景同时能体验到更多新场景,不断拓展游客“打开”内蒙古的方式和惊喜。

  2024年以来,内蒙古已打造50个沉浸式体验场景,推出特色自驾游、露营游、度假游、康养游等旅游产品,出台系列举措,实施多项政策,围绕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精准施策,提升文旅市场竞争力。

  从风景到场景,内蒙古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提升。据携程搜索数据显示,2025年6月,内蒙古旅游搜索热度跃升8位,环比增长排名全国第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等城市上榜搜索增速TOP15城市。

【纠错】 【责任编辑:郝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