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羽乒馆里,节奏明快的音乐中,第一中学学生纪涵悦踮起脚尖,被队友乔奕璇稳稳托举至半空,手臂张开如振翅的雄鹰,台下观众的掌声像潮水般涌来。这是今年4月乌审旗第八届中小学生校园啦啦操大赛现场的一幕。240余名运动员身着队服,用高难度的托举、整齐的劈叉、利落的空翻,把草原的热情“跳”进观众的心里。

从“勤练”到“常赛”:体教融合的“全链条”
“看那个八人有氧舞蹈!”观众席里有人指着舞台喊。第一中学的队员们正随着音乐变换队形,每一次转身都干脆利落又有力量。最终,第一中学拿下初中组集体项目第一名、双人花球第一名。
赛场的另一侧,乌审旗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抱着花球谢幕,凭借活泼套路和整齐队形,拿下小学组一等奖。嘎鲁图学校则以动感的节奏、帅气的动作,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在2025年鄂尔多斯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上,第一中学更是夺得双人花球、集体花球、八人有氧舞蹈三项单项冠军+团体总分第一的“四冠王”,刷新市级纪录。
多项荣誉的背后,正是乌审旗体教融合改革的深层突破。多年来,乌审旗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容,大力发展特色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的同时,锤炼意志、彰显个性。如今,啦啦操已成为乌审旗体教融合的闪亮名片。
从“内向”到“发光”:以美育人的“蜕变记”
第一中学的啦啦操队里,总有一个身影蹲在训练场边,手里拿着笔记本,眼睛盯着队员的每一个动作——她是国家级教练员韩晶晶,深耕美育教育23年,把60多本荣誉证书“藏”在办公桌抽屉里,却把“以美育人”的理念刻进每一节训练课里。
“谷雨婷,笑容要再亮一点!”韩晶晶对着正在练花球的女孩说道。谷雨婷刚来时性格内向,不敢抬头看教练。“我让她当领操,每天放学陪她练表情管理,慢慢地,她开始敢对着镜子笑,敢在舞台上大声喊‘加油’。”韩晶晶摸着谷雨婷的头,眼里满是温柔,“啦啦操不是单纯的技巧,是让孩子学会用身体表达情绪,用团队凝聚力量。”韩晶晶说道。
正是这份“不放弃”的坚持,让这支队伍的成绩如同草原上的萨日朗花般越开越艳:2024年5月摘得市级啦啦操锦标赛双人花球、集体花球双冠;7月在区级中学生运动会拿下八人有氧舞蹈等四项大奖。全国赛场亦有斩获——2025年在市级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实现“四冠王”;6月将区级啦啦操锦标赛双人花球第一名收入囊中;7月在区级阳光体育大会上拿下集体操、双人花球等三项冠军,将代表内蒙古参加国赛。

从“传统”到“灵魂”:草原文化的“新舞步”
乌审旗的“啦啦操传奇”,从来不是某一所学校的“独角戏”,而是体教融合政策滋养下的“百花齐放”,渗透在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课后活动里的“日常”。
“我们推行‘教会、勤练、常赛’的原则,把体育从‘课堂’延伸到‘赛场’。”乌审旗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慧介绍,“我们开设50余项艺体课程,啦啦操就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开设‘双师课堂’,把全国优秀的啦啦操教练请进来,让孩子们学到专业技巧。”
在乌审旗,啦啦操不仅是“运动”,更是“文化传承”。队员们会把抖肩、骑马舞融入动作里,把蒙古包、骏马的造型编进队形里,把时尚街舞元素加在构思里。“上次全国啦啦操线上锦标赛,我们的‘草原风情’套路夺得冠军。”韩晶晶说,“评委们觉得我们的动作里有‘草原的灵魂’,我们希望通过啦啦操这样的特色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在运动中学会坚持与合作。”
或许,这就是草原姑娘的“啦啦操密码”:用汗水浇灌热爱,用团队凝聚力量,用“美”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而这也是乌审旗“五育并举”最生动的注脚——当青春与运动相遇,当传统与现代融合,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草原上最亮的星。(石娅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