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3日电(李倩)“从《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到《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这些歌曲如同内蒙古的名片,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它们展现了内蒙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成为人们心中对草原的深情寄托。”8月3日,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歌游内蒙古”品牌推介会上,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阐释“歌游内蒙古”IP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价值,表示其作为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正在为内蒙古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内蒙古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美誉,歌声不仅是情感载体,也是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孙若风追溯中国古代采风制度的传统,从《诗经》中的“国风”到南北朝民歌《敕勒川》,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典草原歌曲,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这些歌曲不仅是内蒙古的文化标识,也成为人们对草原的深情寄托。
孙若风说,“歌游内蒙古”通过多元融合与创新实践,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品牌以弘扬“北疆文化”为核心,涵盖红色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内涵,通过与体育、康养、农文旅等产业结合,打造那达慕大会、音乐公路等特色项目。借助数字技术开发小程序、利用社交媒体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此外,“主客一体”服务模式提升游客体验,带动居民增收,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
孙若风认为,“歌游内蒙古”品牌成功的关键在于突出特色、加强创意、对接需求,并通过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推动非遗传承与文旅发展的深度融合。他表示,“歌游内蒙古”的歌声将成向导,引领游客领略内蒙古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民俗之趣。(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