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经过两年多的倾力帮扶,我区各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实在在享受到了金融扶持、用工保障、成本减负、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红利。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大群体量质双升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今年3月,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天烟酒店因库存积压,资金链一度面临断裂。经营者唐女士想通过银行贷款缓解资金压力,但传统贷款产品需要有效抵押,获贷较难。最后,唐女士了解到“个体蒙信贷”项目,提交线上申请后很快成功获批30万元贷款,有效纾解资金压力。
乌海高新区低碳产业园内一家企业因发展需要,亟需化工总控等领域专业人才。乌海市人社部门线上通过开展“主播探企”直播活动,带领求职者“云参观”企业,全方位展示岗位需求与工作环境。同时,线下设置招聘专区,并组织企业走进各大院校开展校园招聘。经过双向发力,先后为企业输送了109名专业人才,填补了岗位空缺。
为切实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振发展活力和信心,2023年4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成长计划》),立足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果导向3个方面,从健全财税支持、开展“个转企”培育、惠企政策直通等15条具体举措入手,打出“组合拳”。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人社部门累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22亿元;全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8991.26亿元;全区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6914场,参会企业19.77万家,提供就业岗位440.829万个;全区司法部门组织律师进企业8000余次,举办专题讲座2000余场,作出“法治体检”意见书1.3万余次,为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5万余次。
按照《成长计划》提出的到2025年底,全区力争累计新设小微企业26万户以上、个体工商户87万户以上的目标,当前,我区各地在“个转企”“小升规”“四新”主体、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示范家庭农牧场、网络零售等方面,继续加大帮扶力量,全力护航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茁壮成长。(记者 李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