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建立“网格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微治理“铁三角”工作机制,全市965个行政村共有1465名网格员、1337名网格党小组长、9409名联户长,明确联户长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征集员等“六大员”工作职责,激发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形成基层治理“一张网”,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党组织领航定向 筑牢“主心骨”
“种子是专家帮我们选的优良品种,种植设备也帮我们联系好了,玉米销路也不用愁,由蒙牛全部收购。村民除了每亩9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分红,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今年以来,曙光村党支部积极推行“统种共富、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对于怎样解决最关键的土地整合问题,高二忠颇有心得:“我们村设立了4个网格党小组,由村‘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党小组组长,每个网格党小组分别有1位党员联户长和1位村民代表联户长,每位联户长包联5—6户村民。网格党小组组长组织联户长分头行动,上门给村民细细讲解,大家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共流转村民土地3000亩,加上村集体土地2000亩,全部订单式种植玉米,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能增加300万元。”
网格党小组虽然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却承载着连接党支部与党员的重要角色,是基层治理“铁三角”最为关键的一环。我市坚持将党组织建在农村网格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组织体系,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农村网格党小组1337个,紧密连接村党支部和党员,不仅使各类活动的开展更为顺畅,党支部的决策落地也更加有力。
专职网格员精准发力 畅通“信息路”
“做网格员就要有河马的肚子、兔子的腿、八哥的嘴,要能容得下意见、受得了委屈,要腿脚勤快、入户了解情况,要能说会道、以理服人。”这是武川县网格员队伍总结出的基层工作“土经验”。
武川县耗赖山乡大前地村共有1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32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各自然村距离较远。为精准掌握村民动态信息,网格员侯建每天都要入户走访,详细记录每一户村民的家庭人口、联系方式、就业情况等基本信息,全面了解村里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情况,并及时做好系统数据维护更新,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活地图”。同时,他也是村里有名的“和事佬”,走访中发现矛盾纠纷,他主动介入,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村里两户邻居因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了争执,侯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抚好双方的情绪后,仔细查看了宅基地的相关证件和历史记录,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依法办事,提出了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妥善化解了纠纷。
网格员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我市科学划分农村网格,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的原则,细化农村网格,精心挑选责任心强、熟悉村情的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通过“多网合一、矛盾调处、群防群治”等形式,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真正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让大网格“粗管理”转变为微网格“精治理”。联户长协同共治 凝聚“向心力”
“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为村里提建议、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村委等都能挣积分,在村里的小卖部购物时积分可直接抵扣现金,想买啥就用积分换。明天村里就有活动,大家抓紧报名,手机上就能操作。”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联户长韩宇飞正在向村民介绍积分制活动。
为进一步调动联户长、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今年年初,经甲兰板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村集体拿出2万元用于积分奖励,分别制定了联户长积分奖励规则和村民积分奖励规则。联户长主动履行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收集社情民意等职责,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提出建议等均可获得积分,积分按比例直接兑现,在村里的10个小卖部均可以使用。此外,积分情况还成为评选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联户长积分情况也成为后备干部选拔的重要参考。截至目前,甲兰板村共举办活动19场,发放积分9200分,兑换物品的积分价值7360元。
联户长凭借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在协调村民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按照精准“选人”、精细“明责”、精心“育人”的工作思路,明确联户长选用流程、工作职责和奖励办法,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管理、务实管用”的原则,着力打造政治素质强、群众威信高、作用发挥好的联户长工作队伍。
乡村治,百姓安。呼和浩特市积极构建“铁三角”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协作的方式,实现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让群众既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也成为治理有效的受益者。(记者 赵宇昕 通讯员 张慧)
原标题:构建“网格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微治理体系 呼和浩特“铁三角”激活乡村善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