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挥政策性农险作用抗灾救灾-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0 20:27:54
来源: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发挥政策性农险作用抗灾救灾

字体:

  今年7月以来,内蒙古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并导致部分农作物受灾及部分农田、道路、房屋损毁。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为最大限度减少上述灾害损失,内蒙古依托财政职能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统筹推进抗灾救灾、核灾定损和保险赔款进度,帮助受灾农牧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在2024年将三大主粮(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或种植收入保险覆盖范围扩展至全区的基础上,2025年自治区财政厅全面落实国家防灾减灾部署,调整提高了产粮大县主粮作物及大豆保险保额,全面覆盖本次暴雨高风险区域,风险保障从每亩300—600元提升至每亩900—1200元。灾情发生后,自治区财政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承保机构为受灾地区开放保险理赔绿色通道,确保保障承诺不落空、不断档。

  为加快推动核灾定损,减少灾害损失,自治区财政厅召开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推进会,统筹协调承保机构与财政、农业部门组建救灾专班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排涝抢收,并启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设备实时精准监测、评估灾情。截至目前,各承保机构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为巴彦淖尔等重灾区紧急调用水泵等设备170余台,捐赠款物247万元,并为抢险人员赠送意外险。

  为保证保险理赔效率,针对受灾较重地区,自治区财政厅督促承保机构运用“无人机+AI定损”技术快速核定农作物及农田受灾面积,简化保险理赔流程。针对损失明确的保险理赔案件,自治区财政厅要求保险公司实行“先行预赔”,以缓解农户燃眉之急。目前,全区承保机构已累计投入灾情查勘人员300余人、车辆280台、无人机150余架次,持续深入受灾一线核灾定损、抗灾减损。在此过程中,自治区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协调承保机构采购巴彦淖尔等地西瓜、贝贝南瓜等特色农产品超10万斤。

  与此同时,依托自治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与信息管理平台,自治区财政厅实时监控并加大承保机构理赔进度督导力度。截至目前,自治区已完成受灾作物灾情初步查勘超39万亩,支付保险赔款3.89亿元,惠及农户14.73万户。据了解,预计8月底前承保机构支付保险赔款总金额将突破4亿元,覆盖受灾农户超15万户。

  下一步,自治区财政厅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督促承保机构做到不惜赔、不拖赔,确保应赔尽赔、应赔快赔、合理预赔;实时调度防灾减损资源,确保救灾“组合拳”招招见效。(记者 杨威)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