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5日电(石毅)15日,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港澳台相关单位推荐的35个少年组代表队、全国学会推荐的22个青年组代表队和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8个国际代表队近7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青少年科技创新盛会。
本届大赛面向15岁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开展,通过汇聚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优质赛事资源,打造青少年科技竞赛矩阵。注重对选手的现场考察、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的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确保竞赛公平公正。
本届大赛在内容设计方面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强化价值引领。将“勇担时代使命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大赛活动主线,举办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展,邀请科研领域高水平专家、企业届杰出代表为参赛选手作主题讲座。围绕国家科技战略方向、科研产业一线“真问题”设计科技挑战任务,组织参赛选手到科技企业感受“中国创造”的生动实践。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核心设计闭幕活动,让参赛青少年了解科技前沿动态、中国科学家创新成就,坚定科技报国志向。
二是做好青年人才持续托举。着眼于做好大赛“后半篇文章”,首次实施“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40家央国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基金会等在大赛期间举办“双选会”,为优秀选手提供赛后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研学参访、岗位就业等支持,探索建立从校园到社会的连续支持机制,推动大赛从“短期人才发现”向“长期育人生态”转变。
三是突出科创实践。首次举办现场科技挑战任务,围绕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等学科领域国家科技战略、科研产业一线“真问题”,设计动手实践挑战任务,按青年组、少年组分别设置考察点、评价标准,通过量化测评考察选手的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
四是助力内蒙古科教发展。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面向自治区科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等,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分类分级常态化开展能力提升行动,探索建立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科教活动等长效合作机制。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