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7.5万亩文冠果喜获丰收-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6 09:39:19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突泉县7.5万亩文冠果喜获丰收

字体:

  立秋刚过,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便迎来文冠果丰收季。走进东风林场的文冠果种植基地,满目苍翠,枝繁叶茂的果林间,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青褐相间的文冠果缀满枝头。工人们穿梭林间,娴熟地采摘、装车,卡车满载着新鲜果实驶向晾晒场,一派繁忙景象。

  突泉县众鑫林业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凤海介绍,今年采摘工作自8月初启动,目前已进入尾声,预计两天内全部完成。得益于风调雨顺,文冠果长势喜人,目前,突泉县有1.5万亩文冠果挂果,平均亩产100至120斤。

  晾晒场上,工人正翻动新采的果实,精准把控干燥进程,以最大限度保留其营养成分。晾晒后,果实经脱粒处理,运往外地深加工为食用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显著提升产业收益。

  文冠果作为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是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法宝”。它抗旱、耐寒、耐瘠薄,根系深扎可防风固沙,花朵艳丽兼具观赏价值,春季嫩叶可制养生茶,秋季果实榨油或入药,全株利用无废弃。突泉县自2008年起将其列为“三北”防护林核心树种,迄今累计种植7.5万亩,成功扭转项目区荒漠化趋势。

  刘凤海补充道:“文冠果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树’,盛果期亩产值达1.5万元,生态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它实现了春采茶、秋收果的循环经济。”这一树种寿命超百年,定植5年挂果率超95%。

  为了让产业红利惠及更多村民,众鑫林业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组织农民参与全链条务工。丰收季高峰期,每日有20余名务工者忙碌于基地。“按采摘斤数计酬,日收入150到200元,工作就在家门口,顾家增收两不误。”水泉镇村民张玉红说。

  这片7.5万亩的文冠果林,见证了突泉县从生态脆弱到“绿富同兴”的蜕变。如今,秋风拂过累累硕果,林海波涛间鸟鸣声声,曾经的科尔沁沙地边缘已筑起绿色屏障。(曾令刚)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