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搭建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9 17:01:37
来源:草原云

内蒙古:搭建设计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

字体:
  设计赋能农畜,创意点亮草原。近日,中华设计奖“健康生活态”内蒙古首届农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决赛暨中华行内蒙古(鄂尔多斯)站启动仪式在鄂尔多斯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商协会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活动。

image.png

  中华设计奖“健康生活态”内蒙古首届农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自今年1月15日于呼和浩特正式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们踊跃投稿,历时6个多月,共收到优秀设计作品五百余件,触达百余家院校,参赛主体囊括了专业设计机构、独立设计师、高校师生以及企业创意团队,地域覆盖广泛,创作风格多元,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设计力量的广阔视野与深厚功底。

  大赛经过专家组初评、终评及大众评审流程,通过严谨、公平、细致的评审,最终产生了金、银、铜及优秀奖共计40件获奖作品。本次参赛作品不仅展现了设计师们对内蒙古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生态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更体现了对现代消费趋势、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精准把握。这与“中华设计奖”一贯倡导的“设计服务民生、设计赋能产业、设计驱动创新”高度契合。

image.png

  包装从来不只是器物,它是产品与消费者的第一次握手,是农畜产品从“原字号”迈向“品牌化”、“高端化”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以包装设计为突破口,通过创意赋能、政策扶持与产业对接,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聚焦“粮仓”“肉库”“奶罐”“绒都”四大品牌方向,开展竞赛活动,倡导绿色、便携、符合国标的包装标准,强化品牌市场认知度,推动农畜产品向品牌化、高端化转型。依托“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计划,内蒙古累计认证720个名特优产品(数量全国第一),涵盖畜牧、种植、水产三类。自治区投入专项检测资金,完成695批次农畜产品质检,保障包装与品质同步升级。通过设计者与企业对接平台,推动大赛获奖作品投入应用,深化“品牌强农强牧”战略,助力农牧业产值提升,以包装为媒介,将草原文化符号融入产品价值链,不仅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跨越,更以“绿色包装+地理标志”双引擎,为农畜产品高端化注入可持续动能 。

image.png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海山表示,此次活动吹响了内蒙古农畜产品品牌升级的集结号。大赛每一件参赛作品,都是向世界讲述内蒙古故事的精致名片。希望通过“中华行·内蒙古(鄂尔多斯)站”的示范效应,将“中华行”活动逐步推广至全区其他盟市,让全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都能认识到来自内蒙古的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农畜产品。通过“中华行·内蒙古(鄂尔多斯)站”的示范效应,让全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都能认识到来自内蒙古的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农畜产品。 

  此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华设计奖组委会主办,由鄂尔多斯市农牧局、知产中国、杭州金圆规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旨在通过汇聚创新设计,提升内蒙古农畜产品包装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的转型升级。中华设计奖“健康生活态”内蒙古首届农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的获奖名单在活动中揭晓。(赵弘)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