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辈带给我们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的拼搏精神。”参观完展览后,山东游客黄彩凤说。
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激扬新时代奋进力量,作为北疆文化活动季内容之一,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内蒙古文联主办的“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日前在内蒙古文学馆开展,并长期展出。
8月23日,记者走进“坐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革命文物特展”,循着魏巍的笔锋、巴金的墨迹、英雄的足迹,追寻不朽的精神坐标。
置身于手稿、书信、日记、报纸、便笺、函件、照片之中,宛若回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本次展览以“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谁是最可爱的人”“英雄儿女”“上甘岭”“我同祖国在一起”五大单元为经纬,串联起烽火岁月的精神坐标。
泛黄的纸页、遒劲的字迹、珍贵的战地记录,都是历史的见证。此次展览重磅展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手稿,巴金《团圆》手稿及《赴朝日记》手稿,陆柱国在碉堡中完成的《上甘岭》油印稿,以及编剧林杉的《上甘岭》剧本手稿。在特展中,作家黄谷柳的《赴朝日记》等文物首次展出。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展览现场的留言区内,观众的留言饱含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现场还结合影像、音乐以及互动装置,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观展体验。
革命文物见证峥嵘岁月,诉说牺牲与奉献,折射初心和使命。此次展览展出的文物内容选材严、内在思想开掘深、艺术创造手法精,展现了一段生动立体的革命历史,以“革命文物展+文学展”的联动力量来讲述中国故事的红色篇章。
内蒙古文学馆负责人常健说:“特展共计有近200件展品,涉及绝版图书、珍贵手稿以及作家们之间的书信,我们想通过这个展览向英雄们致敬,向在民族记忆星空上铭刻英雄之名的作家们致敬。”(记者 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