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五申镇下七星湖村的堤坝附近,聚集几十辆排涝车、挖掘机等专业设备,及千余名救援人员集中进行排涝。
7-8月份,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连续迎来强降雨天气,导致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内蒙古哈素海水库、退水渠水位持续超警戒线,大黑河发生超保汛情,托克托县堤防安全面临严峻考验。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玉米地。实习生 王正玉摄
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大青山南麓的土默川平原 ,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该县地理位置独特,黄河流经县域37.5公里,并有大黑河、什拉乌素河多条季节性河流在此汇聚,形成“万水归托”的独特景观。
近期的强降雨天气,托克托县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面对险情,国资央企闻“汛”而动、向险而行,迅速集结专业救援力量奔赴受灾地区,以责任担当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堤坝”。
8月10日14时许,接到救援指令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25名骨干队员携带大流量排涝车、电力保障车、炊事车等10台套专业装备,克服雨水、地面湿滑等困难,昼夜兼程610公里,于11日凌晨4点30分抵达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工会驿站集结点,成为首批抵达灾区的中央企业救援力量之一。
救援队员铺设排涝设备。韩松源摄
“我们目前是5台排涝作业车,每天24小时不间断作业,平均每日排涝45万立方米,救援队队员分两班轮换,进行排涝作业及装备的检测和维护。” 新兴际华集团内蒙古哈素海抢险前方工作组长巩国平告诉记者。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排涝车集中作业。实习生 王正玉摄
目前排涝工作正在有序安全地进行中。但在救援队刚到现场时,由于抽水点和排涝车距离太远,出现了排涝车原装抽水管长度不够的问题。为了能尽快展开工作,队员们合作把原装管进行切割并重新组装,16小时后,完成5台排涝车布设,紧急进入排涝工作。“在14日下午,我们已经突破百万立方米的排水量。”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内蒙古哈素海救援现场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弛说。
救援队员在水中固定水泵。韩松源摄
排涝车在日夜不断地进行工作,同样救援队员一刻也不能停歇。记者到达现场时,救援队员刚从水中上到堤坝上,把需要修理的水泵拿到岸边。目前,新兴际华队排涝车停靠在近4米高的堤坝上,一面是需要排涝的水渠深达2米以上,一面是泄洪的区域,水深1.5米以上。在被排涝车停占后,行走面积所剩无几的堤坝边上,队员们在其中穿插行走,对于设备状态及排涝情况进行巡检。
“在此次排涝救援任务中,我们及时成立了排涝救援突击队,确保在后续的排涝救援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救援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坚实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张弛告诉记者。
截至8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新兴际华队共排涝水量410万立平方米,哈素海的水位是1.9米,关键区域水位需降至60厘米到达安全水位。“后续,我们会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保障现有的排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上,部署排涝作业。接下来,如果没有极端天气和意外发生,排涝工作也将尽快完成。”张弛说。
记者从托克托县相关负责部门获悉,从7月26晚上至8月21日,托克托县共转移沿河涉洪危险村群众2558户、4720人。截至目前,针对此次退洪,当地政府协调了安能救援队伍、各地消防队伍、驻托武警部队、民兵组织、各镇组织的救援队伍等、各县直机关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以及群众等共计4.3万余人次,挖掘机、装载机、抽水泵等各类机械器具1.7万余台次,共筑坝62处43152余米。
(记者 寇雅楠 视频由实习生王正玉剪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