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农家庭院“方寸地”迸发大收益-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06 11:10:35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突泉县:农家庭院“方寸地”迸发大收益

字体: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引导农民以庭院为载体,将“方寸地”建成“增收园”。

  在宝石镇宝兴村袁少芳家的院子里,16只鸵鸟悠闲踱步、低头吃食,为宁静的小院增添了几分热闹。“今年已经卖了十多颗鸵鸟蛋,每颗蛋能卖150元,效益很好。”袁少芳说。

  村党支部书记何长海介绍说:“鸵鸟的价值可观,除了出售蛋之外,羽毛和幼雏也可售卖,每只鸵鸟年收益超过1万元,我们计划通过‘家庭养殖+整村推广’模式带动更多村民参与。”

  这是突泉县宝石镇宝兴村农民庭院内饲养的鸵鸟。(曾令刚 摄)

  记者了解到,突泉县以发展庭院特色休闲旅游为重点,依托东杜尔基镇明星村、宝石镇宝城村等旅游资源较好的村屯,引导农户利用自有庭院发展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促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把庭院变成城镇游客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

  东杜尔基镇明星村依明星湖而建,2022年明星湖旅游风景区建设运营,明星村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把湖水引入农民的庭院,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开办民宿和庭院种植水稻。

  走进明星村,农家小院内的水稻田在初秋的暖阳下泛起粼粼波光。近年来,东杜尔基镇明星村坚持把农村庭院经济与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发展有机结合,挖掘农村庭院资源,纵深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出庭院水稻“体验+认领”模式。

  这是突泉县东杜尔基镇明星村村民庭院内的水稻。(曾令刚 摄)

  “游客认领分为亲情认领、打包带走、代耕代种三种模式,认领以后委托户主全程托管,由合作社加工成绿色有机稻米。”突泉县东杜尔基镇副镇长任涌力说。明星村村民佟树海告诉记者,他家庭院种的水稻被游客以4000元认领,此外,稻田里养的鱼,除了自家吃,还能出售给游客。

  “近年来,突泉县大力培育庭院经济,打造出1个示范乡镇46个示范村,探索形成了庭院冷棚、紫皮蒜、鲜食玉米、美洲雁等特色庭院产业。为助力庭院经济发展,今年县里累计投入资金1819万元,通过发展庭院冷棚、紫皮蒜、红干椒、鲜食玉米等产业,有效带动6546户农户实现稳产增收,让群众在‘小庭院’里收获了大效益。”突泉县农科局项目办负责人姜健说。(恩浩、曾令刚)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