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以下简称“察右后旗”),一个以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为核心、创新采用“飞地经济”模式的民宿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察右后旗坐拥举世罕见的火山草原景观,随着乌兰哈达火山群持续走红,当地旅游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旗接待游客44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63%。2025年1月至5月,已接待游客76万人次,收入5.8亿元。
为承接持续增长的旅游客流,察右后旗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以各乡镇苏木为单位整合光伏收益资金,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所在的乌兰哈达苏木集中打造民宿区,一方面解决景区承载力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为各乡镇苏木乡村振兴提供优质的产业项目。
实施“飞地经济”过程中,察哈尔右翼后旗火山草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整合了乌兰哈达苏木146亩集体建设用地,投资1800万元实施道路、水电、地下管网、绿化及温泉主管网建设等基础配套工程。同步打造“和美乡村文化产业园”,重点引进温泉康养产业,融入蒙医、中医等非遗文化传承项目,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内涵和康养旅游吸引力。土牧尔台镇、红格尔图镇、贲红镇、锡勒乡、乌兰哈达苏木、当郎忽洞苏木、大六号镇、白音察干镇在此集中建设各自的民宿及商业项目。
“土地由我们统一从村集体流转,再平价租给各乡镇。他们利用集体资金、合作社资金或整合各类帮扶资金来投入建设。”察哈尔右翼后旗火山草原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韬武介绍,“这种模式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形成了规模效应。”
据悉,项目规划共建约31栋民宿及商业体,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业态涵盖住宿、文化体验和农特产品展销等。预计基础设施部分9月动工,全部建筑主体年底完工,明年正式投入运营。建成后可辐射周边26个村,提供就业岗位220余个,带动农牧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
“我们远不止提供住宿服务,更要打造全方位的火山特色体验。”据温韬武介绍,独特的火山温泉资源将接入每家民宿。“现在已经完成了温泉主管网铺设,每家民宿都可以直接接入使用,这将成为我们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一大特色。”
“今年,景区创新引入直升机、三角翼低空观光项目,未来还将开发热气球业态,系统打造立体化的‘低空经济’。”温韬武说。于8月启动的直升机项目,上线仅20天日均营业额即达15万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和消费潜力。
火山的持续“流量”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更深刻改变当地产业结构和牧民生活。
景区附近的牛民村等自然村,已有约143家民宿和营地,近八成农户投身旅游业,吸引众多品牌商户入驻,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
牧民们纷纷从传统畜牧业转型,投身旅游服务业。其中“旅拍”行业尤为突出,部分经营者凭借专业技术和线上运营,年收入高达30余万元,成为文旅融合的创新标杆。与此同时,餐饮服务、特色副食零售、宇航服租赁、营地管理等配套业态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共同构建起多元化的旅游服务生态。
目前,察右后旗已有1家国家4A级景区、10家2A级景区、1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及180多处乡村旅游接待户。(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