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乌审旗教育大会传来消息,“十五五”期间,乌审旗财政年均预算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入到“基建提升、基教扩优、职教赋能、教师培育、教学激励、教学创新、校园安全”等“十个工程”上。其中,分阶段推进校舍改造与智慧校园建设——2025至2026年主攻校舍优化,补齐办学硬件短板;2027至2030年聚焦智慧升级,让教育教学搭上数字化快车,从根本上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乌审旗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教育人才,吸引“双一流”、重点师范院校优秀人才到乌审旗从教,择优招引周边地区名师、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启动“银龄教师”返聘计划,构建覆盖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旗级的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建立教师转岗分流和退出机制。2025年已组织教师培训60余次,超5000人次参训,为教师队伍“强筋健骨”。
在教育合作与资源引进上,今年4月,乌审旗与康巴什区开展深度教育协作,互派教师500余名,对标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经验;7月,与陕西师范大学联合创办实验学校,引入高校优质教学团队,在课堂改革、教育科研等领域探索新路径,为乌审教育注入“名校基因”。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乌审旗推出差异化提质举措:学前教育推进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巩固均衡成果,高中教育探索多样化办学;发展特色化职业教育,建成现代煤化工产业“蓝领”人才培养基地、非遗传承保护适用技术人才基地,打造“订单式”人才输送通道,力争创建自治区优质中职学校。
乌审旗提前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激励全旗优秀教师、教育先进集体等,以实打实的激励肯定教育工作者的付出。这份对教育的重视已转化为亮眼成绩单:2025年中考,全旗平均分位居全市第四,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2.3%等。
乌审旗为何如此重教?答案藏在今年1月旗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上首次提出的“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教育强旗”目标,自此,“把教育作为‘头号工程’”“举全旗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三个鲜明导向成为全旗共识,《乌审旗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教育强旗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随之出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谋划出清晰路径。
从目标到落地,乌审旗以“强管理、强教师、强学生、强家长、强课程”为核心,启动“十个工程”构建教育发展体系,既抓思政教育、心理健康,又试“双师课堂”“AI+教育”,筑牢校园安全网;从人才培养到教学创新创优,每一步都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导向,扎实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乌审旗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与举措,皆围绕“内蒙古西部教育强旗”目标展开。从教育理念更新迭代,到引进名师、教师培训持续发力;从跨区域教育合作,到各学段质量稳步提升,每一步都指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试图通过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区域培育人才、夯实发展根基。
作为鄂尔多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呼包鄂榆城市群、蒙陕宁能源金三角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审旗深知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摒弃“小富即满”心态,乌审旗直面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以“举全旗之力办教育”的决心,在硬件升级、师资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攻坚。
“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满足教育需求”,这是乌审旗对群众的承诺,也是打造“内蒙古西部教育强旗”的核心逻辑。从300万元激励资金,到年均不少于1亿元的长期投入;从引进陕师大优质资源,到中考高考成绩的突破,乌审旗正用一系列硬核举措,让“好学校就在家门口”成为现实,予教师尊严、予学生未来、予家长安心,逐步将“内蒙古西部教育强旗”的目标蓝图变为生动实景。(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