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浑善达克沙地莝草山综合治理项目。新华网发(张伟 摄)
近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莝草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建设,标志着自治区2024年“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该项目2024年5月启动以来,完成治理面积12.65万亩,有效遏制沙地扩展,推动区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浑善达克沙地莝草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前。新华网发(资料图)
作为克什克腾旗2024年“三北”六期防沙治沙重点工程,该项目区原以流动沙地为主,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实施乔灌草综合配置,统筹经济林、饲料林和固沙防护林建设,形成“林成网、草成片”的立体生态模块,提高了植被覆盖度,使流动沙地转变为半固定沙地,初步实现对周边30余万亩草牧场的生态防护。
项目突出“政府主导、央企助力、多元投入、群众参与”的多元治沙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和科技手段,拓展使用固沙剂、沙障开沟、无人机RTK等技术,实现防沙治沙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差异化治理策略,注重灌草结合,突出以种草为主的可持续修复路径。
航拍浑善达克沙地莝草山综合治理项目。新华网发(张伟 摄)
在推进生态治理同时,项目积极探索联农带农建设与管护模式,调动当地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后期管护,有效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推行“建、管、营”一体化机制和“五方”共管协议,提升治理成效,助力农牧民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实现生态改善与民生发展双赢。
这个项目的完工,为全区“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是克什克腾旗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