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念第十一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自治区红十字会会长奇巴图出席活动,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这场温暖的生命之约。

活动伊始,主题宣传片《血脉相连 映照多彩内蒙古》生动展现了自治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发展历程。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在致辞中回顾了二十余年来的爱心接力。自2004年中华骨髓库内蒙古分库成立以来,已累计收录6.3万余份志愿捐献者信息,成功实现2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
活动现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晓泉与受捐者家属朱女士实现了首次会面。朱女士哽咽地回忆,十一年前,他们收到的不仅是救命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还有一封给予全家勇气与希望的信件。此后双方一直遵循国际惯例的“双盲原则”,未曾有任何联络。这份源自生命的纽带虽被岁月深藏,却从未隔断。此次见面,双方情绪激动。捐献者孙晓泉表示:“这一刻我已期盼多年。得知受捐者健康成长并考取大学,是我最大的欣慰。”
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牵头成立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移植专家委员会,标志着该项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同时启动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高校行”活动,吸引了内蒙古大学等9所高校参与,将进一步推动青年志愿者加入生命接力行列。
杨凤屹表示,让我们共同见证生命接力的血脉亲情,传递生命馈赠的文明火种。相信会有更多志愿者实现捐献夙愿,让人道主义阳光普照北疆大地。(张天琪 郭慧敏)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