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兴安庄村科尔沁沙地综合治沙项目区。新华网发(张伟 摄)
地处老哈河沙带南岸的常兴穿沙公路沿线兴安庄村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区,沙丘起伏大、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较大。该区域流动、半流动沙地面积达2万亩,是科尔沁沙地治理中的一块“硬骨头”。
项目实施以来,团队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类型与密度,采取“外围锁边、内部障固、适地植树”的系统治理策略。在沙地周边营造防风固沙锁边林,于流动沙丘中设置机械沙障,依据地形、坡度、坡位差异,栽植适生耐旱乔木、灌木,逐步构建起以乔灌为主体、人工种草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疏林草原生态防护体系。

航拍兴安庄村科尔沁沙地综合治沙项目区。新华网发(张伟 摄)
2024年春季,当地紧紧抓住造林黄金期,成功栽植柠条320万株,大幅推进沙地植被恢复进程。在推进治理工程的同时,项目强化造林公司与周边群众的协同管护机制,确保流动沙地得到固定,灌草植被盖度有效提高,推动项目区生态环境实现好转。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