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以科技赋能防沙治沙 沙漠增绿 群众增收-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22 14:53:51
来源:中国环境报

内蒙古自治区以科技赋能防沙治沙 沙漠增绿 群众增收

字体: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始终将科技支撑摆在生态安全战略全局的突出位置,在防沙治沙实践中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实现“治沙效率、资源保障、产业带动”三提升。

  高位统筹部署,强化战略引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科技支撑作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核心抓手,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三北”工程科技支撑工作,聚焦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瓶颈,统筹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耐旱物种培育、生态系统修复等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与工程深度融合。

  突破关键技术,攻坚工程难题。积极实施科技“突围”工程,投入财政资金1.06亿元,以“揭榜挂帅”方式启动15项科技创新重大示范项目,联合7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组织2000余名专家开展协同攻关。在三大标志性战役片区同步建设20万亩科技示范区,集成示范流动沙丘固定、节水灌溉、智能装备应用等核心技术,实现科研与工程“同频共振”。

  加速成果转化,赋能产业民生。依托中央及自治区林草科技推广资金,实施成果转化项目50余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果60余项,示范面积达3万余亩,辐射带动5万多亩。创新推广“科研+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特色林果种质创新科技小院,实现了沙漠增绿、群众增收的“双赢”。

  推广机械治沙,提升治理效能。通过现场演示、装备目录发布、供需对接等方式,推广沙障铺设机、灌木平茬机等六大类30余种机械装备6700余台(套),全自治区机械治沙应用覆盖率达54%。

  夯实种质根基,保障种苗供给。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全面构建起原地、异地、设施“三位一体”的种质资源保护格局,保存林草种质资源4万余份。(李俊伟)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