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荞麦之都”庆丰收 乡村振兴谱新篇-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25 11:49:10
来源:新华网

翁牛特旗:“荞麦之都”庆丰收 乡村振兴谱新篇

字体:

  9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在毛山东乡举办“荞麦之都•荞韵豆香”庆祝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在赤峰市农牧局的指导下,以及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的支持下,由翁牛特旗人民政府主办,翁牛特旗农牧局、翁牛特旗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毛山东乡人民政府、赤峰市凯峰商贸有限公司协办。

  9月23日,翁牛特旗毛山东乡,成熟的荞麦在坡坡岭岭勾勒出丰收的图画。(李富 摄)

  活动开幕式在毛山东乡政府广场举行。主题歌《荞麦花开》的旋律在广场上响起,翁牛特旗荞麦产业的奋斗故事与丰收喜悦随歌声传递。演出开始后,在凯峰商贸供销合作社会议室启动了主题论坛,凯峰商贸企业代表分享了产业发展经验,专家还围绕翁牛特旗“荞麦之都”的崛起之路展开授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翁牛特旗地处山区丘陵,地理坐标赋予其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沙壤土、无盐碱的土壤条件,更成为荞麦生长的理想温床。这里的荞麦产区集中在解放营子乡、梧桐花镇、广德公镇、亿合公镇、五分地镇及毛山东乡等地,近五年平均种植面积超30万亩,占赤峰市(全国第一大甜荞主产区)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年产量约3.25万吨,产出的荞麦以“粒大、面白、筋大、爽滑”的独特品质享誉市场。

  从2010年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燕麦荞麦现代产业体系列为荞麦种植示范县,到2020年“翁牛特荞麦”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从2023年将山坡地改造为高标准梯田、推广耕地轮作技术,推动种植面积突破62万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荞麦种植面积最大的旗县,荣膺“世界荞乡”“荞麦之都”称号,翁牛特旗的荞麦产业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在产业模式上,当地探索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凯峰商贸等16家龙头企业与种植户签订合同,提供优质种子、有机肥,制定标准化种植细则,农技人员全程指导,秋后以高于市场价回收,每年带动9万余亩荞麦订单生产,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同样是翁牛特旗荞麦产业的“硬核支撑”。通过“看禾选种”平台引进试验新品种、新技术,赤甜荞1号、赤甜荞3号、赤甜荞5号等成为主栽品种,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单产达全国领先水平。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研发、翁牛特旗农牧局合作推广的“荞麦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更是斩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丰收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让“科技兴农”的力量在田间地头充分释放。经检测,翁牛特荞麦的蛋白质、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黄酮等营养及功能性物质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为产业发展筑牢品质根基。

  加工与销售环节的突破,让翁牛特荞麦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以凯峰商贸等4家企业为依托,当地打造绿色集成循环经济实体,年加工能力超10万吨;电商直播基地的建立,让荞麦产品通过多平台走进全国消费者家中;作为赤峰市唯一在海关备案的荞麦出口企业,凯峰商贸已将8个品种的荞麦制品出口至25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更是签下2000万美元以上订单。数字化农产品追溯管理工程的建设,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监管,让“翁牛特荞麦”的品牌口碑越做越响。

  如今,翁牛特旗正以荞麦为纽带,串联特色文旅打卡地,打造农文旅融合精品路线,让“荞麦之都”的魅力不止于农田,更延伸至文化体验与休闲旅游。2025年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丰收的礼赞,更是对未来乡村振兴的展望。(李富 端木)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