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26日电(石毅)9月26日,“北疆文化建设和文旅创新实践”乌兰察布思客会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孙国铭在会上致辞时,深入剖析乌兰察布在北疆文化传播与文旅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9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孙国铭在“北疆文化建设和文旅创新实践”乌兰察布思客会上致辞。新华网 石毅摄
“乌兰察布作为内蒙古联通京津冀的‘桥头堡’,是北疆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共生的关键节点。”孙国铭说,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不仅为乌兰察布吸引了八方游客,也为北疆文化的广泛传播搭建了便捷高效的桥梁。
如今,乌兰察布四通八达的高铁为游客提供了可触可及的现实体验。从北京出发,不到两个小时,游客便能穿越平原与山地,从繁华都市迈入辽阔草原;即便从长三角地区而来,借助高铁与铁路的顺畅衔接,“朝辞江南、暮宿草原” 的美好愿景也得以实现。
“乌兰察布作为亮丽北疆的璀璨明珠,不仅是北疆文化重要的承载地,也是内蒙古文旅融合创新的实践地。”孙国铭说,乌兰察布文旅资源丰富多元,辉腾锡勒草原的辽阔壮美,吸引着广大游客观光打卡;古长城遗址的历史厚重,承载着千年的岁月沧桑;岱海湿地的生态灵秀,尽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乌兰哈达火山的地质奇观,展现地球演化的神奇魅力……
“聚焦聚力落实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地域特色的文旅IP。”孙国铭说,乌兰察布要立足“万里茶道”节点、集宁战役旧址等资源,讲好民族团结、红色传承、生态共生的“北疆故事”,让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文旅产业正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我们要以本次思客会为契机,推动‘文旅+’跨界融合。”孙国铭说,乌兰察布要坚持生态引领,借鉴岱海治理经验,开发生态度假、低碳旅游产品;聚焦科技赋能,深化“草原云谷”大数据应用,发展智慧旅游、虚拟体验等新业态;强化产业协同,依托中欧班列和口岸优势,培育跨境文旅合作新亮点。